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花瓷(短篇小说)
作者: 魏晓英   来源: 红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父亲   物件   仕女   皮货   母亲   东西   瓷器   翠翠   短篇小说  
描述: 我的母亲是在我十岁的时候死掉的,她死的时候我只有十岁。 我的母亲喜欢一种瓷器,青花瓷。所有青花瓷的东西她都喜欢,仕女图的瓶、鲤鱼的碗、汉隶书的小酒盅都是她的最爱。我的父亲是个皮货商人,她认识我母亲的时候我母亲还是个学生,据说我母亲是校花,父亲在南方做生意,他用这些瓶瓶罐罐打动了小他十多岁的母亲,跟他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北方。我的外公外婆就她一个女儿,因为母亲远嫁,哭瞎了眼。 有一段时间,在我记忆的那段时间,父亲给母亲从南方运来了许多许多的青花瓷。许多的青花瓷在日光下闪着清冷的光。那一次,我的父亲也回来了。他给我的母亲带来了螃蟹。晚上,母亲在餐厅里有滋有味地吃着大个的螃蟹。父亲一脸的疲倦。风有些凉,吹进来转个圈圈,是圆圆的圈,又慢悠悠地荡了出去。保姆走过来对我的母亲说,别吃太多,这个东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母亲笑笑。母亲笑起来很好看,她对准新郎和善。我相信我的母亲是善良的,是温柔的。 母亲在淡绿色的罩子下欣赏她的那些宝贝,她不能冷淡发着青光的器皿。在母亲的世界里,她好像只关心这些冰冷的东西。 那天她坐在灯下欣赏着瓷器,我的父亲坐在屋子里听流行的歌唱和外面河里的蛙鸣。
铁凝小说的地域性与跨地性
作者: 周雪花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空间   叙述者   城市与乡村   乡村小说   现代性   河北   大浴女   知识分子   铁凝小说   短篇小说  
描述: 作为祖籍河北,人生大部分经历都在河北的作家,铁凝的创作源泉离不开故乡的大地山川。静默的群山、古老的村落、大片大片的庄稼地、一望无际的棉花海、或狡黠或纯朴或沉默的村民,还有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大浴女,在铁凝的笔下,这些地域景观和居民们的生存状态被渲染成一幅幅山水画或油画,呈现出铁凝小说独特的美形美质。然而,铁凝的小说又不单单局限于河北的地域风情,她有着更为广阔的文学艺术视野,在她的作品中呈现出跨地性的观察与叙述视
追求:从快感到美感——楚良艺术小说片论
作者: 萧楠   来源: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纷繁复杂   作家   小说创作   现实生活   典型环境   农村生活   美感   艺术追求   快感   短篇小说  
描述: 从小生活在美丽怡人的典型环境有着天然的感受力。他开始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进行离分,提取便于着色的各种因子,将它们逐一排列组合,分层重染,于是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幅颇为严峻的农村生活图画。开笔给人印象较深的是一九八三年发表的短篇小说
冷漠,虐杀了冰雪美人
作者: 张秀琴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莫言   《冰雪美人》   任务形象   人物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读了莫言的短篇小说《冰雪美人》感到非常震惊。“我”叔叔开的“管氏大医院”竟然用无言的冷漠将“我”心中的美人———孟喜喜虐杀了。一切发生得那么快,那么简单,他们什么都没做,仅仅是用他们的无为和故意
茅盾短篇小说女性形象浅论
作者: 张小萍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革命者   《野蔷薇》   茅盾   丈夫   作品   自我主义   环小姐   女性形象   未婚先孕   短篇小说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既是一位著名的善于运用巨笔绘制长篇生活画卷的艺术大师,同时,又是一位精于创作短篇小说的文学巨匠。从1928年到1948年这二十年间,他一共发表了五十多个短篇。这些作品塑造
泰戈尔《摩诃摩耶》再探
作者: 王群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度社会   婆罗门   泰戈尔   《我的童年》   作品   寡妇   《摩诃摩耶》   种姓制度   再探   短篇小说  
描述: 对于泰戈尔,人们对他的诗的热衷往往超过了其它一切。他的诗集《吉檀伽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东方第一位获得此项荣誉的作家。他和他的诗不胫而走,世界瞩目。他的诗歌《吉檀伽俐》、《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等,不仅在印度家喻户晓,深得人心,而且在世界各国也是颇受欢迎的。他还是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作家,在音乐、美
我与女性文学
作者: 胡辛   来源: 飞天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门关   文学作品   景德镇   烽火台   瓷都   故事   小说家   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短篇小说  
描述: 文学是什么?什么是文学?2000年7月的一个正午,敦煌主人热情邀我们去玉门关和阳关看看。他说,几千里地跑来,不看这两关便回,会留下遗憾的。可是,顶着烈日奔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空洞的烽火台,还有莽莽的荒漠!倒有一家小院,像是久无人居住,但还是有人住着,有口井,很深。两个年轻人摇着辘轳,起了半桶水,说清凉沁甜。可是,终不是久留
察日常之诗趣,铸短篇之雕塑:石舒清短篇小说评论
作者: 张勇   史新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美   石舒清   日常的诗趣   短篇小说  
描述: 石舒清的短篇小说区别于鲁迅等前辈作家的启蒙视角,刻画人物主要集中在以回族族籍为范围的极小的圈子内,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的艺术高度。凝固永恒的瞬间之艺术匠心,凸显生命的神性之创新品质,"留白"和"填空"之诗意渲染,使得石舒清的短篇小说匠心独具,耐人寻味。
漫谈“大连文学五虎将”
作者: 王多圣   来源: 海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精神世界   中国文学   作家   虎将   中篇小说   心理咨询   大连市   作品   中短篇小说  
描述: 当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为了疗治国人的精神,在当今依然没有过时。风驰电掣般的社会发展,必须有一个强大精神世界的支撑。而作为大连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城市,要想催开文化之花,文学的发展就更显重要,因为文学是文化的基础。 每次来到大连,看到老虎滩公园标志性的群虎雕塑,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五个大连作家雄姿勃发的形象,他们占据目前十五位辽宁省签约作家份额的三分之一,以年龄为序,分别是宁明、陈昌平、刘东、于立极、张鲁镭五位作家。
漫步驿站
作者: 石斋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未成年   大唐   文化   府南河   色彩   站长   故事   油画   普希金   短篇小说  
描述: 二十年前,我到过龙泉驿。那时的龙泉驿只是个小镇,街上的人很少。那是冬天,地上的落叶被寒风吹起,在街面上翻滚。那时可以看到青石板的小路和吊脚楼;还有一座平面的石桥,叫"驿马桥",据说有一千多年历史。这里曾经是一个驿站——成都通往川东的陆驿,其起点是锦
< 1 2 3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