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短篇】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 条
-
到巴黎逛街
-
作者:
陈亮
来源:
中国旅游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
慕土塔格雪山
纪实文学
当代
登山探险
-
描述:
法国的街市充满了历史和文化,比较起来,英国街市太过干净缺乏人情;意大利的街市又太过邋遢,吊儿郎当不够认真;玲珑潇洒的巴黎街市也许最能代表巴黎人的风情。逛街市对法国人来说就像心理医生对纽约人一样重要,巴黎人都喜欢在下班后接受这种城市治疗。
-
奇怪的雕塑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旅游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
慕土塔格雪山
纪实文学
当代
登山探险
-
描述:
奇怪的雕塑
-
我精彩的糟糕诗作
-
作者:
巴德·舒尔伯格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生活中
字体
母亲
好莱坞
影片
相平衡
剧作家
天才
短篇小说
-
描述:
八九岁时我写的第一首诗,母亲读后哭了起来:“巴迪,你真的写出了这么好、这么精彩的诗吗?”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喃喃地说:“是的。”母亲赞不绝口,说这首诗简直有天才的水平呢。我欣喜万分,问道:“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完成的诗作给他看。母亲说七点钟左右。那天下午我花了很多时间为父亲的到来做准备。我用最漂亮的花字体把小诗重誊一遍,然后在诗的周围描上五彩斑斓的花边,并充满信心地把它敬放在餐桌上父亲的餐具旁。
-
爱心开心金钥匙——读《卖琴》
-
作者:
毛大成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丽红
文学评论
《卖琴》
短篇小说
-
描述:
杨丽红的《卖琴》,短小精悍,仿佛一幅美丽精致的油画。是一个生动展示教育问题十分复杂的活生生的实例。同样也是给天下明智家长、学校师长和一切长辈的一个现身说法的开导,一个开刀揭破的具体解剖的现实示范。文章以妈妈与儿子商量卖琴开头,只集中围绕着到底卖不卖琴这个话题,娓娓道来,亲切自然,意味多多,回味多多,双方始终都是固执己见。中间却有许多变化,妈妈力图改变儿子、儿子口头顺从心中背负,
-
鬼斧神工 玲珑剔透——试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结构美
-
作者:
吕智胜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虚荣心
表现手法
珠宝
矛盾冲突
心理活动
莫泊桑
作品
结构艺术
短篇小说
-
描述: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布局不落窠臼,表现手法极富变化,绝少雷同和重复。本文试以《项链》、《俘虏》、《菲菲小姐》和《珠宝》等名篇为例,对莫泊桑短篇小说结构艺术作一粗浅分析。《项链》的开端,用了
-
留白与工笔——赏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与《绣枕》
-
作者:
李俏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义空间
女子
细描
鲁迅
荷花
凌叔华
家庭
作品
妻子
短篇小说
-
描述:
留白与工笔——赏凌叔华的短篇小说《酒后》与《绣枕》
-
一颗失落的明珠——丁玲短篇小说《夜》赏析
-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主
心血
轻声
风暴
艺术风格
丁玲
延安
四十年代
袖子
短篇小说
-
描述:
四十年代,丁玲在延安创作了短篇小说《夜》。这篇诞生于作者创作成熟期、曾受到著名文艺理论家冯雪峰激赏的作品,凝聚着作者艺术探索的心血和精华,折射出她对人物心灵的深刻透视力,表现出她勾勒人物心灵细致蕴藉
-
“人为他人制造了这样的命运”:纳乌科夫斯卡《椭圆浮雕》绍介
-
作者:
杨德友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主
心血
轻声
风暴
艺术风格
丁玲
延安
四十年代
袖子
短篇小说
-
描述:
“人为他人制造了这样的命运”:纳乌科夫斯卡《椭圆浮雕》绍介
-
梦面上的浮雕——“倒读”钱锺书的《纪念》
-
作者:
张明亮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恋
叙述者
女主人公
作家
红楼梦
现实主义
小说故事
潜意识
钱锺书
短篇小说
-
描述:
一浮雕只能土雕、木雕、金雕、石雕,至少也得冰雕、沙雕。《纪念》开篇写曼倩跟天健第一次私通后回到家里,却“觉得方才和天健的事简直不可相信,只好比梦面上的浮雕”。“浮雕”而在“梦面”,作何解会?奇思异想,煞费思量。学者的笔致(我们总以为作家似乎可以
-
叙述的力量——读李锐的短篇小说《袴镰》
-
作者:
温凤霞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亨利
人物心理
葡萄架
村长
叙述特色
故事
中国小说
力量
李锐
短篇小说
-
描述:
“文学之最上乘”(梁启超语)。这种有意的借鉴与模仿意义重大,在打破传统的按情节先后从头道来的叙事方式后,使同样的故事因着不同的讲述方式而带给读者不同的感受。短篇小说一向以短小精悍著称。正因其短小,作家就更
<
1
2
3
...
20
21
22
...
23
24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