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看】搜索到相关结果 467 条
-
游弋在形式、物性与观念之间——浅析谭勋的雕塑创作
-
作者:
何桂彦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审美
形式语言
学院化
当代雕塑
观看方式
东方化
上下文关系
雕塑创作
檐柱
现代雕塑
-
描述:
谭勋不是一个学院化的雕塑家。从早期作品对形式语言的实验,到2000年的《失缺平衡》、2004年的《呼吸》等作品对材料与观念的强调,再到2008年以来《李明庄计划》系列作品对东方化的视觉审美经验的置入,他的作品都力图超越现代主义的形式表达,让作品与当下的文化语境发生关联。并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雕塑的谱系中建立自身的上下文关系。谭勋是一个注重作品形式表达的雕塑家。但其作品的形式表达并没有落入现代主义的窠臼中
-
幸存者的位置
-
作者:
杨紫
Sarah Stanton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录像
观看方式
艺术家
画外音
幸存者
位置
创作
作品
形状
-
描述:
《认知的形状》讲述的内容可以被解读为艺术家关小的观看方式,以及观看方式对其创作的影响。关小的个展"幸存者的狩猎"因地制宜地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进门,是故意制造的混乱:几件装置、雕塑和图像被安置在较为逼仄的空间内,叫人目不暇接,之间的关系难以捋顺;里间展斤却相对空旷开阔,只
-
李占洋:“看”的方式与“做”的能力
-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股势
璃钢
具像
小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观
“看”
开幕式
雕塑家
“做”
-
描述:
如若大块切析当代雕塑,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三种主要的走向:其一是抽象型态。在材料性能不断被重视的过程中,形式构成愈发多样。其二是以观念介入雕塑,或者说把雕塑的意义建立在观念之上的观念形态,它使雕塑不断
-
自述
-
作者:
王文明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刻刀
布面油画
色块
观看方式
安格尔
思维惯性
上版
感会
油画颜料
视觉艺术
-
描述:
在美院做学生的时候,我刻木刻时会渐渐地体会到以往不同的东西,认为刻木刻如同做雕塑般,刀刻在木版上的塑造感会有一种厚重的力量。当年,刻木刻先要画稿,后上版,这一程序使我对木刻逐渐冷淡下来。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重拾木刻刀。我在版上画稿,简单几条线后,就开始动刀。此刻,我
-
结合可观看性浅谈油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
作者:
李娜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油画艺术
可观看性
-
描述:
四百多年的西方艺术史学围绕解释和分析艺术作品的这一任务,逐渐积累起了一些观看绘画艺术的思路和方法。这其中包括不同文化领域,譬如包括哲学领域,文化领域,社会学领域,时尚领域,心理学等不同形而上或科学
-
我这些个“头一回”啊
-
作者:
陆天明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宇航员
自主经营
双休日
中国人
亲身经历
-
描述:
这三十年,每一个中国人都经历了不少终生难忘的“头一回”。头一回住高楼。头一回看电视。头一回以平民的身份坐软卧乘飞机。头一回撒手购粮买油,不再需要仔细掂量自家抽屉里还剩多少粮票油票。头一回
-
五彩石(小说)
-
作者:
古华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宇航员
自主经营
双休日
中国人
亲身经历
-
描述:
五彩石(小说)
-
笔分五彩写风云(评蒋和森的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
-
作者:
刘再复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宇航员
自主经营
双休日
中国人
亲身经历
-
描述:
笔分五彩写风云(评蒋和森的长篇历史小说《风萧萧》)
-
雕塑与人文精神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宇航员
自主经营
双休日
中国人
亲身经历
-
描述:
雕塑与人文精神
-
美术作品:义勇军进行曲:聂耳(雕塑)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新华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看电视
宇航员
自主经营
双休日
中国人
亲身经历
-
描述:
美术作品:义勇军进行曲:聂耳(雕塑)
<
1
2
3
...
12
13
14
...
45
46
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