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元青花瓷艺术风格的审美特点
作者: 海建华   哈斯朝鲁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瓷艺术   多元性   民族性   变异性   绘画性   人文性  
描述: 元青花是我国陶瓷文化中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瓷器艺术之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审美魅力,是元代社会背景、文化特点与审美价值取向的综合反映,其艺术审美呈现出变异性、多元性、民族性、人文性、绘画性的特点。
薛强工笔人物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周年   技术性   主题创作   天津市   绘画性   美术作品   入选   以形写神  
描述: 薛强工笔人物画
将打假进行到底
作者: 邢晋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周年   技术性   主题创作   天津市   绘画性   美术作品   入选   以形写神  
描述: 当今社会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已经相当重视,即使如此,由于艺术品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艺术领域的著作权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以至于“赝品”屡见不鲜,甚至出没于各大拍卖会场。在著作权保护法出现之前,这种情况更是严重,越是著名的画家,其假画就越是泛滥。于是许多大画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办法来“打假”。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号渭青,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十一岁学做木工,业余临习《芥子园画传》,十六岁改学雕花木工,以所雕花样新颖,成为当地雕花名手,人称“芝木匠”。1889年从胡沁园学画工笔草虫,1899年从王湘绮习诗文,三十岁左右始学印。四十岁北游陕、京、津、鄂、沪诸地,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并广结画友,得见古今名家书画真迹。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与陈师曾、陈半丁、林风眠、胡佩衡等交游,并接受陈师曾建议,开始“衰年变法”,以十年功夫,由青藤、八大的冷逸,脱胎为红花墨叶配以工笔草虫的新颖大写意花鸟,画名鹊起。 不过随画名而来的还有假画的泛滥,坊间作伪牟利者日渐猖獗,甚至梅兰芳等好友都买到了假画。
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主力军   现状   漆画   少数民族   中国   画种   绘画性  
描述: 陈金华撰文《中国漆画发展现状思考》谈到,中国漆艺源远流长,然而,欢欣之余,也应看到中国漆画发展的问题。第一是漆画队伍的建设。虽然发展上已很有起色,但与国画、油画等大画种相比,还是“少数民族”。培养有创作能力主力军的重任,高校应是首当其冲的。第二是关于漆画的语言和绘画性。漆画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别于其他画种。
休言工笔不写意
作者: 郭明信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客观物象   中国传统绘画   工笔画   写意精神   绘画艺术   写意画   造型艺术   传统中国画   绘画性   写意性  
描述: 在中国画界长期以来把中国画分为"工笔"("工笔画")和"写意"("写意画")两种,并将二者相对应对称。如《中国美术辞典》:"工笔"和"写意"二者是相对称的中国画技法名词。《辞海》中对工笔画的解释为:"中国画中属于工细一类的画法,与‘写意’对称……"。这种对应、对称,看似约定俗
新图像的上下文——关于“混搭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的对话
作者: 鲁虹   孙振华   来源: 画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模式   图像化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艺术表现   艺术史   后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   绘画性   油画  
描述: 鲁:根据特定的学术定位,深圳美术馆自2002年以来,接连策划了一系列当代油画展,并出版了相关画册。它们分别是"观念的图像"展、"图像的图像"展、"嬉戏的图像"展与"历史的图像"展等等。其实,策划这一系列有着上下文关系的展览,一方面是为清理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线索,另一方面是为了对出现于中国当代油画乃至中
像雕塑一样活着
作者: 暂无 来源: 青年科学(解密读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性   漆画   技法   绘画性  
描述: 像雕塑一样活着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