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打假进行到底

日期:2011.01.01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作者】邢晋 

【刊名】世界文化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工笔画 周年 技术性 主题创作 天津市 绘画性 美术作品 入选 以形写神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已经相当重视,即使如此,由于艺术品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艺术领域的著作权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以至于“赝品”屡见不鲜,甚至出没于各大拍卖会场。在著作权保护法出现之前,这种情况更是严重,越是著名的画家,其假画就越是泛滥。于是许多大画家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自己的办法来“打假”。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号渭青,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杏子坞老民、借山吟馆主者、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十一岁学做木工,业余临习《芥子园画传》,十六岁改学雕花木工,以所雕花样新颖,成为当地雕花名手,人称“芝木匠”。1889年从胡沁园学画工笔草虫,1899年从王湘绮习诗文,三十岁左右始学印。四十岁北游陕、京、津、鄂、沪诸地,足迹遍布名山大川,并广结画友,得见古今名家书画真迹。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与陈师曾、陈半丁、林风眠、胡佩衡等交游,并接受陈师曾建议,开始“衰年变法”,以十年功夫,由青藤、八大的冷逸,脱胎为红花墨叶配以工笔草虫的新颖大写意花鸟,画名鹊起。 不过随画名而来的还有假画的泛滥,坊间作伪牟利者日渐猖獗,甚至梅兰芳等好友都买到了假画。

【年份】2011

【期号】第11期

【全文挂接】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