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春寿”铭文小考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清代   收藏   故宫博物院   主题纹饰   铭文   上海博物馆   梅瓶   台北   漆器  
描述: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花云龙纹"春寿"铭梅(图1),在古陶瓷界享有盛名。据北京马希桂先生在《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统计,"同类型的‘春寿’款,传世的只见四件,两件存国内,两件流散于日本和英国"。收藏于日本的"春寿",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青花盖(图2),使我们得以观其全貌。
五彩瓷瓶见证中美人民一段友谊
作者: 张群   来源: 钟山风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维汉   见证   瓷瓶   中美两国   中共代表团   董必武   司徒雷登   纪念馆   周恩来   南京  
描述: 上世纪40年代,有两位全球闻名的大人物让一只中国五彩瓷瓶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这两位人物,一是中国的周恩来,一是美国的司徒雷登。
雍正粉彩——宫廷典雅之风范
作者: 王健华   紫禁城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珊瑚红   雍正时期   雍正朝   双耳瓶   宫廷   康熙朝   故宫   珐琅   粉彩   拍卖市场  
描述: 也不难找到其身影,更有与故宫藏品类似的拍品不断现身,比如2006年嘉德春拍的一件道光粉彩珊瑚红地双耳瓶,与故宫一件旧藏雍正粉彩“几乎无二”……本栏再次请来王健华女史,结合故宫旧藏雍正朝粉彩精品细细解说,希望读者从中领略粉彩瓷器的真正经典。
紫荆茶楼超薄手工贴花系列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宋金时期   宋金元   刻划花   磁州窑   剪纸贴花   黑釉瓷   吉州窑   梅瓶   建窑  
描述: 紫荆茶楼超薄手工贴花系列
广州艺拍07春拍落槌 元青花云龙纹梅瓶以341万创广东瓷拍历史新高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历史   广东   艺术品拍卖会   云龙纹梅瓶   广州市  
描述: 广州市艺术品(公物)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6月24日落槌,全场报收2500万元,其中瓷器杂项成交900万元,书画专场成交1600万元。
平凡的神奇——树脂工艺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果盘   家居生活   家居空间   花瓶   艺术   烛台   树脂   工艺品  
描述: 对脂工艺品,一种正悄悄萌动在我们家居生活中的新兴工艺品。拥有现代的简洁,传统的古朴,时而华丽优雅,时而深沉浓厚。烛台,雕塑,花瓶,果盘,艺术钟,挂画,艺术摆件,小家私等各类树脂新饰品,渐渐走进
盛世重器 宣德雍正天球瓶简析
作者: 陈连勇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纹   雍正   盛世   拍卖   纽约   成交价   宣德雍正天球瓶   青花   人民币  
描述: 如果说一件不仅没有款识,而且从颈部就断掉的青花瓶能拍到220万美金,将近1760万人民币,您相信吗?您肯定不信!但这却是2006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明宣德青花龙纹天球(图1)的成交价,不由得您不
峰峦叠嶂 意境悠远——鉴赏转变期“青花山水图”象腿瓶
作者: 江凌   冲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政治影响   景德镇   象腿瓶   意境   战争年代   鉴赏   青花山水图  
描述: 明万历末年至清康熙二十年(1620棗1681年),中国社会处明清朝代更替,政治空前裂变,社会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此期景德镇官窑受政治影响,跌入低谷,官窑制瓷工匠大量涌入民间,优质原材料不再被官窑垄断,致使该时期景德镇民窑在生产粗瓷的同时,
真是赝品
作者: 王梦阳   来源: 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瓷瓶   花瓶   赝品   椅子   乾隆年间   柜台   掌柜   内行   把手  
描述: 这天早晨,聚珍阁古玩店刚开门,谢三少爷穿着一件非常破烂的棉袍躬着腰就进来了,他把手中的一只两尺多高的青花瓷瓶递给少掌柜冯少卿,想让他给估个价。冯少卿很内行地在青花瓶上弹了弹,从口中吐出两个字:赝品!
包裹
作者: 于坚   来源: 西部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报纸   景德镇   里面   花瓶   古董   东西   包裹   云南   摊位   古玩  
描述: 九点钟不到,古玩城门口已经人头攒动,卖古董的背着大包小包的挤在门口,等着保安开门,都想先进去抢个好摊位。这阵势似曾相识,很像"文革"结束时,挤在新华书店门口,等着进去抢购刚刚开禁出版的西方翻译小说的人群。许多人扒着门找缝往里面张望,其实什么也望不见,那门是金属的卷帘门,只是做个窥视的假动作而已。忽然间,下链子开锁的声音响起来,外面立即风起云涌,骚乱起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