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烈】搜索到相关结果 252 条
-
北京出土元代景德镇瓷器管窥
-
作者:
杨俊艳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城
首领
忽必烈
大都会
成吉思汗
燕京
迁都
商业
北京
出土
-
描述:
在12世纪末叶,蒙古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他们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浴血奋战,终于把版图从亚洲扩展到欧洲。成吉思汗死后,庞大的帝国分成四个大汗国, 由不同的首领统治,长孙忽必烈掌管东方的汗国,迁都燕京
-
井冈学记(节选)
-
作者:
昊洪跃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学记
节选
特色教学
烈士陵园
-
描述:
博物馆内,红色主打,触目历史,追思井冈,院史陈列,硕果累累,特色教学,声名远扬,烈士陵园,拾级而上,默哀宣誓,缅怀瞻仰,品读碑文,仰望金枪,雕塑列阵,犹入战场.
-
烈士雕像中的第八个人(外一首)
-
作者:
原杰
来源:
诗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雕像
个人
烈士
-
描述:
在川北班佑仰望红军烈士纪念碑雕像 我发现第八个人是名小战士 他不会开口说话——雕塑师把他想说的话
-
元代雕塑奇人:刘元
-
作者:
甄光俊
来源:
天津档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宝坻县
“元”
忽必烈
奇人
出生地
元代
天津市
雕塑
-
描述:
元代,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塑像奇才——刘元。刘元又名刘秉元。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因避讳元朝的“元”,改名刘銮。按当地的语音,“銮”读音为“兰”。刘銮死后,当地民众为纪念这位乡贤,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刘兰庄”,沿传至今。
-
刘元:元代雕塑奇人
-
作者:
甄光俊
来源:
天津政协公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朝
尼泊尔
忽必烈
塑像
出生地
元世祖
元代
广济寺
佛像
雕塑
-
描述:
元代,在今天津市宝坻县出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塑像奇才——刘元。刘元又名刘秉元。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他因避讳元朝的元,改名刘銮。按当地的语音,銮读音为兰。刘銮死后,当地民众为纪念这位乡贤,将他的出生地命名为刘兰庄,沿用至今。
-
第三届当代工笔画展随感
-
作者:
朱理存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烈传》
表现手法
中国工笔画
古代书法家
民族精神
造型能力
青年画家
审美趣味
代工
艺术语言
-
描述:
第三届当代工笔画展随感朱理存从全国范围精选出来的260幅工笔画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正如潘兹先生在展览前言中写的"20世纪中国画坛最引人瞩目的是中国工笔画新的崛起。"在展览会上看到的那些面貌一新的优秀工笔画作品,使我激动、振奋,使我看到了光辉的前景,同...
-
生命·本真·纯粹
-
作者:
周小平
伍宝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周小平
熊熊烈火
浙江永康
原始冲动
绘画领域
香蕉皮
-
描述:
关于生命的话题,自古就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解读,或关乎永恒,或关乎珍贵,或关乎信仰……生命也是无数艺术家热衷表现的对象,在绘画领域,凡·高以热烈的笔触描绘了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向日葵,向人
-
坚实的路标——评陈白一工笔人物画艺术成就
-
作者:
黄珂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楚文化
特定阶段
彩斑
知天命
画家
艺术创造
剧烈变化
艺术成就
中国工笔人物画
-
描述:
处在本世纪历史和时代剧烈变化的特定阶段中,一个画家能够十分清醒地把握住艺术创造的规律,认定生活为艺术创造之源的宗旨为真理,从不脱离民众,从不随波逐流,庄重严肃地将走过的路走到底,这样的画家可谓知天命
-
学习传统粉彩技艺 适应现代中专教学
-
作者:
陈晓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激烈竞争
学校
陶瓷市场
社会实践
适应
经济竞争
技艺
毕业
中专教学
培养
-
描述:
学习传统粉彩技艺 适应现代中专教学
-
江西行三首
-
作者:
陈德鑫
来源: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产主义
景德镇
甲天下
庐山
审计署
江西
贯长虹
井冈山
作者单位
烈士陵园
-
描述:
江西行三首陈德鑫谒井冈山烈士陵园英雄抛碧血,迎来九州同。丰碑垂青史.活气贯长虹。共产主义好.风光在险峰。继承先烈志.奋头建奇功。登庐山森森竹木几千秋,云销高峰瀑泉流。万里长江飘玉带,鄱湖碧水映琼楼。景德镇高楼平地起,古城面貌新。景瓷甲天下,商贾往来频...
<
1
2
3
...
9
10
11
...
24
25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