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漆】搜索到相关结果 60 条
-
试论在现代设计中留住传统手工艺——以日本轮岛漆器为例
-
作者:
张颖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轮岛漆器
现代设计
传统手工艺
-
描述:
本文从日本轮岛漆器的现代再设计为起点,阐述中国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还有新的功能有待开发,设计师如何让长时间培养得来的习惯和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回到日常的生活中,寄艺于用,让现代设计提供一种代表时代、文化和民族的生活方式。
-
壶天片羽
-
作者:
霍素琴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紫砂器
金属制品
明代
造型
宜兴紫砂陶
紫砂壶
脱胎漆
苏轼
香茗
-
描述:
质茶壶,还有与之相媲美的广州织锦彩瓷壶,如镜似墨玉的福州脱胎漆茶壶,南国风情扑面而来的海南椰壶,林林总总,无一不透着“壶为茶之父”的盈盈气息!但茶家经长期的比勘证明,瓷壶之美,美在其肤;金玉之美,美在其值;陶壶之美,美在其质,美在其骨。在与茶的融洽方面,瓷器细
-
浅析楚文化在器物设计上的运用
-
作者:
王爱红
范任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中国设计
青铜器
产品设计
漆器
-
描述:
界的东西方遥相呼应。随着各地楚墓的发掘和楚文物的出土,在寻求设计文化归属的大氛围下,找寻楚文化的内涵并且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是设计师的历史责任。楚文化丰富而绚烂,笔者想对楚文化中漆器和青铜器的器物设计进行研究,以管窥楚文化在"制器"方面的风采。
-
“漆”情画意 “器”度从容:访福州市漆艺家陈尔华
-
作者:
林默藜
谢茗
来源:
东南置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泰蓝
传统工艺
福州市
艺术珍品
漆艺
景德镇瓷器
民族风格
地方特色
-
描述:
福州漆器即福州脱胎漆器,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艺术珍品,历史悠久,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享誉世界。
-
中国传统工艺——国宾礼品漆线雕
-
作者:
陈玉玲
来源:
中国经贸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泰蓝
传统工艺
专业开发
闽南地区
有限公司
民间艺术
国宾
传统文化
漆器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的独特工艺品。从漆线雕作品上,我们不仅能够感受中国陶瓷的古老、脱胎漆器的神秘、景泰蓝的华丽,还能体会到厦门民间特级艺人沈锦丽女
-
漫谈福州脱胎漆器
-
作者:
郑祖斌
来源:
中国生漆
年份:
198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朝乾隆
福州漆器
泥模
沈绍安
脱胎漆器
地方风格
装饰技法
工艺美术品
江西景德镇
漆器工艺
-
描述:
。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齐名,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工艺品之一。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家“沈绍安”油漆铺,从兼卖漆器,逐渐成为专业化的生产漆器作坊,父子相传,制法守秘。沈家在修理衙门匾额及庙宇漆器菩萨佛像时,发现有的匾额木质已腐烂或菩萨内的泥模破损,而外面的漆灰麻布底骨仍很牢固,从而领
-
福州沈氏脱胎漆器
-
作者:
黄德晃
黄道政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
福州市
漆艺
文化发展
沈氏
漆器艺术
民族色彩
地方特色
脱胎
我国古代
-
描述:
"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这是郭沫若先生对福州传统脱胎漆器的写照。福州脱胎漆器与景德镇的瓷器、北京的景泰蓝,被世人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福州脱胎漆器,是继承我国古代优秀漆艺文化发展起来
-
如何正确选用聚酯漆稀释剂
-
作者:
毛鹏飞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聚酯漆
稀释剂
选用
-
描述:
稀释剂是聚酯漆使用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不同的稀释剂配方 ,使得聚酯漆能在不同的季节 ,温度下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
清乾隆朝官窑象生瓷
-
作者:
江松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景德镇
雍正
仿木纹
制作技巧
长足发展
乾隆帝
乾隆朝
工艺美术
漆器
-
描述:
乾隆一朝,正值清代盛世,乾隆帝酷爱各类工艺美术品,刻意求精、求奇、求巧,使各种工艺美术都有长足发展,乾隆时期的景德镇瓷业,在制作技巧上也达到空前的高水平,当时的仿木纹、仿竹器、仿漆器等象生瓷都是高超
-
髹漆工艺介入陶瓷装饰技法研究
-
作者:
张婧婧
逯欢欢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材料
髹漆工艺
介入方式
-
描述:
髹漆与陶瓷的结合创作,自古有之,古代陶与漆结合的形式,多以通体髹饰陶器或罩漆彩绘的形式。现代髹漆工艺与陶瓷的结合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陶瓷作为漆艺的胎体,属于漆陶范畴;另一种是以髹漆工艺作为技法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