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34米、52米、83米隧道窑典型设计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能力   隧道窑   磨料磨具   生产发展   典型设计   烧成温度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尺寸   生产现状   生产实践  
描述: 的典型设计,以满足磨料磨具行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典型设计按窑的长短、生产能力和不同的焙烧对象而初步划分为小型(长34米),中型(长52米)和大型(长83米)隧道窑,各种窑的主要技术指标列于表1
铈黄在高温釉下彩瓷器的应用
作者: 暂无 来源: 湖南冶金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汇收入   文化交流   卫生瓷   烧成温度   日用瓷   釉下彩   稀土应用   陶瓷工业   遮盖力   实践证明  
描述: 我省许多瓷厂担负着生产出口瓷器的光荣任务,高温釉下彩瓷器在出口瓷器中占有重要地位,能生产出光彩夺目瓷器,对扩大文化交流,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大作用。当前釉下彩瓷器的色料较为贫乏,特别是黄、红等色
隧道窑的温时定量法
作者: 韩作成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中值温度   烧成曲线   烧成带   定量法   温度曲线   线性方程   陶瓷制品   升温曲线   近似曲线  
描述: 本文是沈阳陶瓷厂烧成车间工人韩作成同志根据自己的实践,用数学推导方法提出来的一种隧道窑的温度、时间定量法。韩作成同志提出的这一方法,我们征求了一些单位、同志的意见,认为虽不完善,但可从这方面继续探讨。现将这篇文章发表于此,希望在更广的范围内引起讨论,特别希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同志积极参加讨论。
电瓷隧道窑的自动控制系统
作者: 李廷江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还原气氛   车位   燃烧室   气体介质   温度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   工业设计   一氧化碳含量   高压电瓷  
描述: 全苏科学研究院、工业设计院同斯拉万斯基高压电瓷厂一起研试了烧氧化及还原气氛的电瓷隧道窑的自动控制系统。该窑长101.5米,通道宽1.85米,高1.84米,使用气态燃料。窑车每10分钟推进一次,每80分钟推进一个车位。第16车
余热隧道干燥窑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干燥窑   排烟   隧道窑   废烟气   余热利用   喷孔   热带   温度测定   坯件   实践证明  
描述: 隧道窑的优越性之一是利用烟气热量予热坯件,但是排出之废烟气尚含有大量的热量。从宜兴地区各隧道窑排出废烟气温度测定看,一般尚有150~220℃,余热隧道干燥窑就是利用这部分热量来加热坯件,排除残余水分
克服陶瓷锦砖色差缺陷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缺陷   缺陷产生   隧道窑   温度过高   废气排出   上下温差   色差   生产单位   陶瓷锦砖   整风运动  
描述: 色差是影响陶瓷锦砖质量的一个主要缺陷。多年来国内各主要生产单位为克服这一缺陷,曾采取过各种措施,均未得到彻底解决。在批林整风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为攻克这一难关,我广于72年末组成了以老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攻关小组,大家针对我厂66米油烧隧道窖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了色差缺陷产生的原因,经过逐步摸索,反复实践,不断总结,于73年上半年基本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陶瓷制品烧成缺陷及解决措拖
作者: 韩作成   刘德新   来源: 陶瓷杂志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冷却带   烧成缺陷   烧成速度   温度范围   烧成带   陶瓷制品   釉层   釉面   解决措施  
描述: 陶瓷制品历经原料处理、成型、上釉干燥等十几道工艺流程,最后集于烧成这道工序。所以烧成这道序工实属极为关键的一环。陶瓷制品在窑炉的烧成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分别介绍如下。
变形测定法简介
作者: 赵炳连   张儒岭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要缺陷   测定法   烧成温度   产品配方   挤条机   变形指数   试条   陶瓷产品   注浆成型   变形性能  
描述: 变形是陶瓷产品经常出现的主要缺陷之一。产生变形的因素很多,除成型、烧成等操作对变形有影响外,原料本身的性能对产品变形也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确定产品配方时,如何用一种比较准确的测定变形的方法,预先测试出配方的变形性能,使最后选定的配方,
烧瓷隧道窑的自动控制
作者: 董来棋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光学高温计   隧道窑   烧成制度   烧成温度   热电偶   气体介质   最佳温度   气体分析器   高压电瓷   瓷器  
描述: ,温度发送器用得最广泛的是热电偶或测量碳化硅管底部的辐射高温计。但是,实验证明,尽管采用这些可移动的光学高温计在料垛表面检测是频繁的,却保证不了烧成温度的高度准确性。这是由于热电偶的热端或碳化硅管底部与窑体十分临近,因而受窑体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