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林玉宇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业内人士   出版社   艺术陶瓷   客座教授   书画家   中国书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国际广播电台  
描述: 林玉宇 著名画家,艺号寅风。50年出生于妈祖故乡莆田。早年曾多次发表漫画、小连环画,并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连环画三册。83年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其间又受教于全国著名画家田世
哲甫书画苑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业内人士   出版社   艺术陶瓷   客座教授   书画家   中国书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国际广播电台  
描述: 哲甫书画苑
建设“四品”佛山:专访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
作者: 向继贵   来源: 时事报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级城市   专访   广东省   经济总量   佛山市   市委书记   汉口镇   明清时期  
描述: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的广东佛山,早在明清时期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数百年后的今天,佛山市以全国地级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成绩,依然站在时代前沿。
从兴尽晚回舟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浅析李清照的婉约词风
作者: 余康发   石军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词风   李清照   婉约   特色   经历  
描述: 前人将词分为豪放与婉约两大派。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士祯曾指出: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正宗,豪放唯幼安为首。(《花草蒙拾》)。他认为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虽有失偏颇
至正型青花瓷辅助纹饰的艺术特征
作者: 宁钢   沈塔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存世量   用色   艺术效果   元明清   纹饰   艺术特征   瓷器  
描述: 青花瓷是中国古代瓷器中存世量最大、最为普及的瓷器。青花瓷洁白的底色,衬以青蓝色的花纹,显得明丽淡雅,别具风韵。不但畅销国内,也是元明清外销瓷的主要品种。青花虽然只有一种色彩,但是由于调料浓淡、用色层次的不同而能显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唐代,但是成熟青花瓷的出现则是在元代。
清乾隆亿万斯年墨
作者: 吴洪伟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清代   雍正   乾隆年间   制墨   唐英   内务府   二十年   瓷器  
描述: 。自文献记载五代墨之铭文看,时已有贡墨。1995年江苏宝应宋墓出土之“东山贡墨”,说明古代贡墨之存在。明清两代,更有大量贡墨流传于世,尤以清代墨为多。 唐英(1682~1756),陶瓷艺术家,沈阳人
清教预表法与美国文学中的救赎主题——以《白鲸》、“海上扁舟”和《老人与海》为例
作者: 熊伟   侯铁军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清教预表法《白鲸》   "海上扁舟"《老人与海》  
描述: 于基督教圣经阐释学,并为新英格兰清教徒所利用,一直延续至今.它将《圣经》中的主题或意象嵌入到美国文学、文化乃至政治之中.它是世俗与神圣、此地与彼岸、尘世与天国相联系的纽带,将美国文明的现世性与基督教教义中
“金石泥”烧造和他的创始人富启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文化研究   清朝时期   金石滩   创始人   艺术家   艺术中心   工作室   美术学院   北方   景德镇陶瓷  
描述: 在景德镇足不出户,可以认识五湖四海的朋友。富启先生是我在今年2010年10月景德镇陶瓷博览会认识他的。鲁迅美术学院陶瓷工作室艺术中心主任。他是我认识的第3个北方艺术家。第一个是;唐英、清朝时期
略谈青花大王王步先生的青花分水
作者: 夏春秋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分水   景德镇   国画   清朝   艺术效果   创作   陶瓷釉   刻花   作品   艺术特色  
描述: 当中所创作的釉上、釉下、堆雕和刻花作品数以万件,在所有作品中,尤为突出的莫过于青花汾水。王步先生于1898年生于景德镇,其父名秀春,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优秀的青花绘画高于,在其父的
清代社会风气对釉上彩工笔仕女瓷画艺术的影响
作者: 高常青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影响   釉上彩工笔仕女瓷画   社会风气  
描述: 清代是釉上彩工笔仕女瓷画发展高峰期,清代社会风气对其艺术特色的形成产生鲜明影响,主要包含封建礼教、文人处境和女性地位三个方面影响,受其影响,清代釉上彩工笔仕女瓷画中的仕女形象呈现出柔弱的病态美。
< 1 2 3 ... 510 511 512 ... 538 539 5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