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生若莲花
作者: 彭胜发   来源: 发明与创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莲湖   气息   五彩缤纷   清晰   世外桃源   沾染   香气   荷花   弥漫   莲花  
描述: 划着小船,置身莲湖,心也跟着清澈透明起来。循香而至,三百亩荷花呈现在眼前,连绵起伏,灿烂而明媚,丝丝荷香扑鼻而来,惹人遐思。细眼望去,滴滴沾染着香气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荷上
打开3D电视的一扇窗
作者: 白桦   来源: 创意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3D   市场经济   创造需求   《圣经》   造物主   彩色电视   高清数字电视   世界  
描述: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这世界就有了光照大地。在《圣经》的故事中,造物主主宰了一切,而在市场经济中,主宰者是创造需求一方的消费者。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于是彩色电视诞生了;这个世界真实而又细腻,于是高清数字电视诞生了;世界是三维立体的,于是3D电视诞生了。
借色益彰妙超自然:浅谈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关系
作者: 田靖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从色   对比和谐   深浅色   虚与实   厚重清淡  
描述: 在用色的方法上,李苦禅先生说:“用色如用墨,把色当墨用,即同样要讲究笔墨,也是毛笔写上去的,不是随便涂上去的,要讲笔法、笔触.”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中国画的根基,认识和使用色,从古人留下的艺术宝库里得到灵感和启迪.在掌握好笔墨形式的基础上,将丰富的色彩用在笔墨的技法之中.以色为主;或色墨交融;或赋彩泼绘;或笔墨重叠,产生透明的深浅变化,让丰富的色彩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闻“香”识“青花”:记北京老字号“云香阁”和“花汉冲”
作者: 刘鹏   来源: 北京纪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化妆品   官窑   青花瓷器   产品包装   随意性   经营   老字号   明清时期   避瘟散   北京  
描述: 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的生产已达到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青花瓷器使用广泛,随意性很强。北京一些老字号化妆品店用青花瓷罐作为产品包装,将字号名称和经营地址烧制在青花瓷罐上。
杭扇传奇
作者: 莫晓萍   来源: 浙江人大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茶   清朝   扇子   有限公司   经营   临安   杭州   工艺   南宋   建都  
描述: 杭州,中国制扇明域,自古以来就有"杭州雅扇"的说法。特别是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不少制扇艺人汇集杭州,店坊云集,"买卖昼夜不绝"。到了清朝中叶,"杭州经营纸扇者总计有50多家,工人之数达四五千
大都市中的静谧绿洲:访上海瑞金宾馆总经理曹伟先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知识文库(财富人物)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费城   大陆   中学生   清教徒   雕像   大理石   美洲   明信片   雕塑  
描述: 瑞金宾馆本身的门面毫不起眼,只有踏将进去,才晓得别有洞天。近五万平米的树林和草地,风格迥异的西洋小楼点缀其中。紫藤架、葡萄架、喷泉、雕塑、小桥流水……这里不是英国乡村的度假胜地,也非陶渊明笔下那不知魏晋的桃花源.而是上海一流的五星级花园式酒店——瑞金宾馆。她一度是高贵神秘的国宾馆,从高级内部国宾馆到五星级旅游涉外宾馆,瑞金宾馆的市场策略与本土经营造就了一次成功转型。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上海瑞金宾馆总经理曹伟先生,探寻这家国宾馆在传承基础上的市场转型与其独具一格的酒店历史文化。
米黄釉瓷以素取胜
作者: 王家年   来源: 致富时代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清代   收藏品   单色釉   柠檬黄   釉色   黄釉瓷器   康熙时期   米黄   创新  
描述: 釉,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煅烧后呈现不同色泽。黄釉瓷从明代开始烧制以来,其品种在匠人的创新中不断丰富。到了清代,黄釉瓷有
母校之光
作者: 杨明山   来源: 诗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宁省丹东市   五十年   清江   母校   生活水准   青花   辽东   会计系   二十年   相思泪  
描述: 2011年9月10日,参加辽宁财专(今辽东学)院,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九一届会计系一班毕业二十周年庆典有记。
诗五首(1)
作者: 蔡幼玉   来源: 诗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高考复习   安息香   水乡   诗性人生   鸡鸣   历史归档   清明上河图   虎门销烟   吴越  
描述: 的青花 还没换得象牙、琉璃和猫眼石 洋人们的蓝光眼早已燃起了鬼火 他们用乳香没药作引子 用安息香麻痹一个民族的神经 被它盯上的有圆明园的十万春光 还有《清明上河图》中的某顶花轿
纸鱼
作者: 何如   来源: 诗歌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衰老   语词   清晰度   危险   灵魂   超越   诗歌写作   不可避免   生命本质   爆炸性  
描述: 水泡般地将我充满 纸鱼若无其事的眼睛 渐渐把我逼入下午的深处 它五彩缤纷,动作带有不可避免的延续性 事物静止,众多月亮升上高空 它用沉默吸进我的灵魂 它把折叠的痕迹从我身上赶走 重复的话语和长度 我不出声就是衰老,或者死去 它是危险的,爆炸性的生命 而这个下午如同它的空心腹部 正从指缝间悄悄消失 何如,女,1976年生。著有诗集《忘川》,新死亡诗派主要成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陈仲义:我惊诧于何如的语言爆发力:万里晴空,倏然来一道霹雳。据说她从来不做写作前的任何准备,只听凭冥冥中的触发引领。她的气质颇像阳子,表面娴静自持,内里深藏漩涡。何如有相当好的“语感”。 林忠成:记得蒋维扬也写过一首叫《纸鱼》的诗,其中有句“你性感的唇让我目迷神荡。”何如这首引人注目不在于“荡漾”、“湿润”之类的,而在一种复调结构式的吟唱。何如诗歌一直有股塞壬女妖的气质,男性诗人倾听之余纷纷沉船的沉船、触礁的触礁,没有多少人能像被伟大的故乡召唤着急切返归的奥德修斯一般,心如秤砣。她的吟唱类如乡间的树精、花妖,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游丝般,是焦仲卿的无弦琴拨出的,超越爱恨、超越生死,“它把折叠的痕迹从我身上赶走……我不出声就是衰老,或者死去”。
< 1 2 3 ... 24 25 26 ... 38 39 4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