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搜索到相关结果 5394 条
-
魏小明雕塑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副院长
北京服装学院
开幕式
雕塑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描述:
2006年4月18日下午四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楼展厅,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魏小明先生的雕塑展开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当岐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北京服装学院刘元凤副院长应邀莅临开幕式以示祝贺。[第一段]
-
揭秘“四五运动”第一篇悼词
-
作者:
史义军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清明
运动
浮雕
悼词
-
描述:
“丙辰清明的第一声呐喊” 1976年3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浮雕上面,被人贴上了一篇悼词。这是丙辰清明前第一篇贴在纪念碑上的悼词。浮雕上放置了一个洁白的花圈,有29人签名。悼词不长,现全文抄录如下:
-
云南建水窑的调查和分析
-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积层
窑址
明末清初
水窑
青花瓷
调查
花器
窑烧
云南建水
工艺
-
描述:
云南建水窑以烧造刻填打磨细陶而著称,民国《云南新纂通志》、《建水县志》,对其工艺皆有记载。但从何时开始烧造,却不清楚.因此笔者在六十年代中期,曾到建水县碗窑乡进行过调查。据当地工艺美术陶厂介绍:建水
-
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清理简报
-
作者:
任锡光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彭山
清理简报
卵石
石棺
清理工作
浮雕
黑色釉
前室
中室
腹部
-
描述:
此墓在彭山城北6公里观音乡七一农庄十四生产队所在地,墓堆高3.5米,南北径约15米。七一农庄为了修建砖瓦窑,在坟包土向下挖至一米深左右时,发现有红砂石板,他们把石板揭开,又有一层卵石和黄泥护着墓顶。凑巧该县城西群从俱乐部有一同志路经此地,知是
-
山东章邱縣普集鎮漢墓清理簡報
-
作者:
王思礼
来源:
考古通讯
年份:
195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处
山东省
墓葬
出土器物
石材
雕刻
古墓
清理
前室
考古
-
描述:
,刻得很粗糙,石門素面,墓室已經不存在了。因此沒有再去清理的必要。同時,在这座墓的西面,約100米左右的地方,又發現有古墓2座,亦露出地
-
明清之际混水技法演变规律研究
-
作者:
陈殿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混水
规律
明清
-
描述:
混水技法是明清青花瓷绘制技法中最重要的技法,混水技法的发展演变规律也是陶瓷史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出混水技法发展规律,对青花瓷的断代会有更科学的依据.
-
澄城窑明清青瓷产品及初步探讨
-
作者:
杜文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关中东部
产品
学术研究价值
民国时期
青瓷
元代
明清
-
描述:
澄城尧头窑是近年来关中东部洛河流域新调查发现的一处古瓷窑遗址,从窑址采集的元代青釉印花盘标本判定其始烧年代不晚于元代.该窑明清、民国时期烧造品种丰富,造型装饰多样,产品以黑釉瓷为主,还包括青釉、黄
-
中国历代文物保护制度述略
-
作者:
赵杰
来源:
考古与文物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历史沿革
文物保护制度
太平天国
唐代
中国
法律
辛亥革命
-
描述: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艺术价值的文献及实物,包括古生物、史前遗物、古墓葬、古建筑、绘画、雕塑、铭刻、图书、货币、舆服和器具等。新中国成立后,对文物的保护工作十分
-
中国保护现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落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民居
中国政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商业文化
明清时代
主要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
皖南古村落
乡村文化
安徽省
-
描述: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黑瓦白壁加上斑驳的线条,工艺精巧的各式雕塑,安徽省黟县上百幢中国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就象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之中遗落下的一幅历史画卷。中国政府正以这片中国现存最完好的明清古村落中的西递村
-
为世界第八奇迹添新彩
-
作者:
孟西安
来源:
科技文萃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遗产清单
考古研究所
兵马俑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秦俑二号坑
世界文化
文物保护
秦始皇陵兵马俑
考古发掘
-
描述:
近来不少读者来信询问秦俑二号坑的友掘情况,现刊登记者孟西安访秦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先生的实录,详细回答了这方面的有关问题。 袁仲一,61岁,五十年代就读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为中国古代史研究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74年春,临潼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秦陵兵马俑一号坑;同年7月15日,他率领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1976年5月6日,又与考古工作者一起,勘测发现了秦俑二号坑和三号坑,并进行了试掘。20年来,他先后出版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秦代陶文》、《秦文字类编》、《秦始皇陵兵马 俑一号坑发掘报告》、《秦始皇陵二号铜车马》等10多部专著和图录,发表各种论文100多篇。他现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秦俑考古队队长。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誉称号,被推选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