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云南建水窑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积层   窑址   明末清初   水窑   青花瓷   调查   花器   窑烧   云南建水   工艺  
描述: 云南建水窑以烧造刻填打磨细陶而著称,民国《云南新纂通志》、《建水县志》,对其工艺皆有记载。但从何时开始烧造,却不清楚.因此笔者在六十年代中期,曾到建水县碗窑乡进行过调查。据当地工艺美术陶厂介绍:建水窑分上、中、下窑,上窑烧石炭,中窑烧细陶,下窑烧土器。细陶的烧造可能在明末清初兴起。但是在村里的张家沟后山散布着许多青花器,时代上看,比刻填打磨细陶的时间早。于是我们到张家沟进行了考察,发现村子附近及后山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窑址废
云南玉溪古窑遗址调查
作者: 葛季芳   李永衡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积层   窑址   青花瓷器   调查   遗址   窑具   台地   瓷片   云南   玉溪  
描述: 古窑遗址位于玉溪东面三云里囡囡山上,即玉溪县去江川县公路右侧。古窑遗址是1960年与上窑、平窑同时发现的,《考古》1962年第2期对窑址曾作过简单的报导。1976年12月再次到玉溪调查征集文物时,有机会又到该窑址进行了一次调查:平窑、上窑已被玉江公路所挖去,路旁的窑址被兴修的厂房而覆盖;古窑因囡囡山开垦为山地,窑址已全部暴露出来,满山遍野皆是瓷片和窑具。囡囡山高30余米,从山脚往山头开垦六层台地,每台高3—4米,宽15—20米,长100多米,形成弧形。窑址集中在山之南面,从台地剖面,可以清楚看到昔时瓷片的堆积层,和窑址的痕迹。瓷片堆积:第一层台地分布着各种青釉。青花
云南禄丰县元代罗川窑和白龙窑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白龙   火葬墓   石龙镇   纹饰   七十年   元代青花瓷器   造型   民族风格   云南禄丰  
描述: 七十年代初,在云南禄丰县城附近,及县城西北25公里的黑井石龙镇后山,农民在开垦山地,挖掘出数百座火葬墓,出土大批元代陶器和青釉青花瓷器,并有元代和北元圆形至正、宣光年号墓志伴出。其中有造型硕大的青花罐一百多件,为我国元代青花瓷器出土之罕见。造型庄重朴厚,青花色黑稳定,绘画技巧熟练,纹饰层次繁褥,别具地方民族风格,引起了陶瓷学界的关注(《云南禄丰火葬墓及其青瓷器》,《文物》 1984年8期)。这些年云南在进行文物普查中,特别注意窑址的发现。
云南玉溪发现古瓷窑址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现   青瓷器   窑具   古窑址   普查   民族工作   文物   瓷片   云南   玉溪  
描述: 1960年12月到玉溪专区进行文物普查前夕,经文史馆马继武先生介绍,他在1957年调查玉溪县民族工作肘,发现瓦窑村有两座可能是古墓的土堆。这次经我们调查,是二座古窑址,只要扒去外层泥土,内里全是瓷片和窑具。另外有一座窑址完
云南烧造元青花瓷概说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禄丰县   火葬墓   纹饰   不同地区   元代   印花   三角形   元青花瓷   云南   十二生肖  
描述: 云南青花瓷的大量发现,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它以朴实无华的造型,粗犷的青花线条,繁简不一的纹饰布局,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去跟踪收集,到20世纪末已达高潮,至今方兴未艾,仿品亦应运而生,使云南青花的研究和断代变得紧迫起来。
禄丰火葬墓及其青花瓷器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云南志   灰白色   禄丰县   火葬墓   纹饰   少数民族   元代青花瓷器   彝族自治州   出土   墓志  
描述: 一概况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历史上曾经盛行火葬,过去有人对此作过一些调查发掘工作。1973年,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发现了不少火葬墓。墓地主要分布在禄丰县城西北25公里的黑井公社石龙镇后山,约有火葬墓四百座。
云南古代青花料和青花瓷器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水窑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禄丰   青釉   牡丹   钴土矿   云南  
描述: 青花料是我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烧造青花瓷器的着色剂,又名钴土矿,是一种由氧化锰、氧化铁、氧化钴及其他氧化物组成的复矿。我国古代记载各地所产青料有江西乐平的平等青,或叫坡塘青;瑞州的石子青,或叫无名子;浙江江山的浙青;云南的珠明料。云南嵩明的青花料经过煅烧后,含钴量可达10%以上,青花发色鲜艳绚丽。古代的青花料不经拣炼,直接描绘在瓷胎上,罩上青釉入窑经1250℃以上还原焰烧成,呈色青釉黑花,显得分外沉着厚朴。
从千寻塔文物看大理国与中原文化的联系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云南社会科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理国   景德镇   大理政权   青白瓷   定窑   文物   高量成   中原文化   云南   瓷器  
描述: 千寻塔是著名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中的主塔。唐代开成年间修建,为四方形十六级密檐式砖石塔。塔外无柱梁斗拱,线条简练,风格朴厚,塔内有木楼梯,颇似西安小雁塔。但在结构上比小雁塔更为合理,塔基逐层加宽,塔壁增厚,因此,一千多年来虽经受地震和风雨的侵蚀,却仍巍然屹立。千寻塔表现了南诏文化独特的发展过程,别具地方风格,是南诏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与大理国时期修建的南北二塔相互映衬,浑然一体,气象雄伟,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景德镇瓷器在云南及其影响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文物   云南   瓷器  
描述: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古代封建王朝囿于中原政权的巩固,自汉武帝采取偿赐并以“滇王”封号后,历经唐、宋为臣属关系。但是云南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尽管古代封建王朝以臣属关系对待,而云南的历史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民族的迁徙和交往,使得云南和内地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不仅反映于史载;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址、墓葬里出有富于中原文化特征的文物,其中景德镇瓷器在宋时云南大理国的发现就是显著实证。之后,元代将云南纳入中央封建王朝直接管辖后,景德镇瓷器的出现越来越丰富,并给予当地制造陶瓷一定的影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