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清时】搜索到相关结果 24 条
-
排瑶妇女的刺绣
-
作者:
唐剑明
来源:
广东史志.视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刺绣
手工工艺
妇女
汉代
瑶族
排瑶
自然现象
明清时期
-
描述:
刺绣,是连南八排瑶妇女世代相传的一门手工工艺。《瑶族简史》记载:早在汉代,瑶族妇女就能刺绣五彩缤纷的“斑布”衣服。进入明清时期,挑刺艺术又有提高。“用五色绒杂绣花卉,善以简练生动手法,表现出复杂的自然现象”。可见,排瑶妇女刺绣由来已久。
-
笔筒上的科举文化
-
作者:
冯健郁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状元
清朝
封建统治者
选拔人才
科举考试
有效途径
明清时期
科举文化
粉彩
-
描述:
我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经1300年,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然而,对于那时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却是取得功名和高官厚禄的有效途径。科举时代,读书人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
-
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理论思考
-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纪年
款识
分期断代
断代标准
明代洪武
纹饰
类型学
明清时期
民窑
-
描述:
一、明代民窑青花瓷断代的研究现状 关于明清时期青花瓷的断代,在许多陶瓷著作中都有相应的叙述,但大多侧重于各朝的具体特征,而对于断代的依据却很少涉及。这些从理论上总结的各朝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大体都是
-
成都地区出土的明代刻款瓷器
-
作者:
伍秋鹏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底
款识
成都地区
明代瓷器
青花
明清时期
刻划
古代陶瓷
制作工艺
出土
-
描述:
我国古代陶瓷款识的制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刻划、模印和书写三种基本形式。刻划款,一般是在制好的坯胎上刻字,然后入窑烧制,也有少数器物是在烧成后再刻款。元代以前的陶瓷款识,多数都采用刻划方法制作而成。
-
青花瓷的铭文与款识
-
作者:
李绍斌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纪年
款识
铭文
纹饰
古陶瓷
汉文字
书写
少数民族文字
明清时期
-
描述:
一、古陶瓷铭文款识起源 中国是陶瓷古国,一万年前华夏先民已经创造性地制造和使用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创造了著名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等,生产出了红陶、灰陶、白陶、黑陶以及彩陶、彩绘陶.商周以后,许多陶器上不仅有纹饰精美的艺术品,而且上面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字符号,出现了最早的铭文款识.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陶片上的文字符号至今无人辨识.
-
中国古代四大名镇地名变迁演绎凝华的厚重追踪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地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东佛山
三国时期
朱仙镇
景德镇
中国古代
汉口
手工业
江西
明清时期
历史悠久
-
描述:
中国古代四大名镇指的是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河南朱仙镇,四大名镇各有特色。湖北汉口镇是我国南北水陆交通枢纽,明清时商业繁荣,有"楚中第一繁盛,九省通衢"的美誉。江西景德镇以瓷器闻名世界
-
话说“趟”字
-
作者:
宋风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印度
象征
上古时代
花托
马家窑文化
历史上
画意
希特勒
明清时期
印度佛教
-
描述:
图中两片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画意均为"莲花托卍字"。"卍"是上古时代一些部落的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历史上均有出现;中国远古时也有,马家窑文化的陶罐上就发现有"卍"
-
明清官窑中的白瓷
-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作技术
官窑
景德镇
白瓷
御窑厂
单色釉
高质量
造型
明清时期
甜白釉
-
描述:
白瓷,是指呈白色调的单色釉瓷,明代称其为“白磁”,清代多称“填白”或“甜白”。我国传统瓷器主要有青瓷、白瓷、青花瓷以及彩瓷等,白瓷属于其中一大分类,也是明清景德镇御窑厂中较为常见的单色釉品种。 与其他色釉瓷相比,白瓷制作较为简单,因此在历史上创烧时间较早。制作理想的白瓷也并非易事。首先,高质量的白瓷需要纯净的胎土与釉,其中含有其他微量杂质,容易影响胎与釉的发色,降低成品质量。例如明代麻仓土提炼不如清代纯净,导致胎土略带黄色调。清代胎土纯净,对表面釉色几乎没有影响,于是釉面发色更为洁白。另外入窑烧制时的火候控制也非常重要。通常使用氧化焰烧制,白釉呈牙白色;使用还原焰,白釉则呈青白色。因此,白瓷的主要色调可以分为牙白色(偏黄)与青白色(偏青)两大类。 民官窑白瓷 1995年8月,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南京明皇宫遗址内玉带河西侧一口古井中出土不少明初白瓷残片,造型主要有盏、杯、盘、爵、梅瓶等,制作风格在元与永乐之间,被学者断为洪武制品。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早在洪武时期,御窑厂白瓷已经大量制作,并广泛用于祭祀、赏赐以及日常使用中。由于明初御窑厂早期制瓷种类不多,色彩相对单一,因此白釉瓷大量制作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
北京源浩艺术博物馆陶瓷研修班招生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艺术博物馆
招生
北京市
明清时期
民窑
瓷片
研修班
龙泉务窑
-
描述:
源浩艺术博物馆陶瓷研修班依托馆藏上万件官、民窑标本设立,以北京出土的景德镇窑瓷片为主,窑址出土瓷片为辅,涵盖钧窑、定窑、越窑、龙泉窑、耀州窑、磁州窑、德化窑、龙泉务窑及河南青瓷、高丽青瓷等十几个窑口的瓷片。特别是近百件景德镇民窑绝对标准器(干支
-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的文献考察
-
作者:
陈宁
徐波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御窑厂
督陶官
明清时期
-
描述:
在景德镇设官监造,宋时已有,元代还成立了专门的官办监陶机构"浮梁磁局"。但是宋元时期监陶官的主要职责是收取地方瓷器生产税,设置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与明清时期御窑厂督陶官有很大不同。明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