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精神的凝固:记雕塑艺术大家严友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沪港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充仁   形而下   中含   清阳之气   象物   意韵   道法自然  
描述: 人文雕塑家严友人,师从张充仁,中国雕塑界的顶尖人物之一。作品多为讴歌生命的题材,尤擅长肖像雕塑。严友人的作品力求雕塑的大气魄,力避细节破坏整体,返璞归真,还雕塑以原始本真的面目。他把宇宙概念中不确定的未知数作为作品所追求的境界,于虚无中含深沉意韵。人,师从张充人物之一。作材,尤擅长肖求雕塑的大气,返璞归真,面目。他把宇知数作为作品无中含深沉意韵。
一景十秋
作者: 徐旻   来源: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树冠   岭南画派   枝干   比例   树相   创作理念   过渡   岭南盆景   作品   师法自然  
描述: 岭南盆景和岭南画派一样,有着写实的传统。写实一脉在后续的发展中,虽然逐渐兼蓄了写意的一些风格,但其以树木原生树相为范本的创作理念传承未变,作品师法自然,突出枝干技巧,通过对枝干丝丝入扣的精炼和浓缩,完美地再现千树百木的个性风貌,宛如纤毫细描的工笔画卷。彭盛材先生的博兰作品《春意盎然》,当为此中佳例。本作品虽然是双干树相,却富于大树型作品雄伟苍劲的风姿。主干挺拔,呈现古朴本色
艺术是世界的晴雨表
作者: 璃人泪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流派   不确定性   晴雨表   史前人类   百家争鸣   师法自然   《艺术哲学》   世界  
描述: 法国史学家兼评论家丹纳认为,诗歌也好,雕塑、绘画也罢,都是“模仿的艺术”,倘若忘记了正确的模仿,抛弃了活的模型,艺术也就衰落了。然而所谓的“正确的模仿”并非显而易见的师法自然。随着各种艺术流派百家争鸣,今天的普通艺术爱好者已经无法像史前人类欣赏洞穴壁画上的牛一样,自信对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心知肚明。有人痛恨艺术中的不确定性,将之视为感性的臆测,减损了赏画乐趣。这样的因噎废食未免可惜,分明有丹纳的《艺术哲学》可以化解困扰。
潘鹤:雕塑里凝聚了我的大爱与激情
作者: 张素闻   来源: 中国青年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流派   不确定性   晴雨表   史前人类   百家争鸣   师法自然   《艺术哲学》   世界  
描述: 潘鹤:雕塑里凝聚了我的大爱与激情
梦文化与中国舞蹈
作者: 李桂芳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如   万事足   创作冲动   超现实   阿细跳月   文化哲学   中国舞蹈   顺风旗   舞人   师法自然  
描述: 环视当下五彩缤纷、莺歌燕舞的舞坛,我们并不缺乏训练有素的肢体功力、并不缺乏活灵活现的摹拟能力,也并不缺乏为时事而舞的趋附热力,然而,从艺术的高层面去看,我们的舞蹈艺术毕竟欠缺一些大器的作品,欠缺一些规避“就事舞事”、“就物舞物”而进入师法自然、沟通人性的佳境作品,欠缺一些摆脱“应景”而神往于诗意和哲理的表达的作品。舞蹈应是充分发挥梦幻和想象力的一方艺术宝地。科学
从以形写神浅谈赵少昂绘画
作者: 田宝川   任阿丽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融合   构图   师法自然   以形写神  
描述: 中国绘画长河历经数年依旧闪烁如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出现了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内容上的分科,而且由于社会环境以及绘制材料的不同还出现了诸如工笔、写意、泼墨等多种表现形式。写意画要求形神兼备,其中最高原则便是以形写神,而对"神"的把控则是是在笔墨运行中产生产生,传统中国画便是借由线条笔墨的行进而产生运动与纸面上的千姿百态,正是由此才出现对写意花鸟画的"以形写神"的要求。作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赵少昂先生不仅仅运用笔墨呈现出了画面中的"气韵"更是通过其特有的艺术语言表现了写意画中的以形写神。本文通过对赵少昂艺术经历的研究、绘画特点的分析浅谈其作品中对以形写神的体现以及对当代写意画创作的教育意义。
油画风景写生教学笔记
作者: 李超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笔记   学生   构图   油画写生   色彩   画面   作品   师法自然   风景写生教学   观察力  
描述: 每年都有油画风景写生课,带学生走到乡村,感受自然,风景创作。这门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个老话题,但又是每个学习油画学生所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的重复,那么怎么教,如何教好这门课就更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我多年从事"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工作,从看画、观察、构图、色彩
中国油画颜料第—人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笔记   学生   构图   油画写生   色彩   画面   作品   师法自然   风景写生教学   观察力  
描述: 中国油画颜料第—人
“妙于陈馨:于非闇 、陈之佛精品展” 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作者: 周蓉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佶   陈之佛   北京画院   艺术创作   工笔花鸟画   南京博物院   师法自然   中国画坛   中国美术   于非闇  
描述: 于非闇与陈之佛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上具有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家,二人的研究与实践让当时逐渐式微的工笔花鸟得到了传承并达到了高峰。两位艺术家的作品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点,虽然他们生前并不相识,但是"妙于陈馨——于非闇、陈之佛精品展"(2013年7月25日—9月2日中午)将两位大师的约70幅作品齐聚北京画院美术馆,学者与观众可以近距离比较"南陈北于"的不同风格。此次展览是北京画院今年重点策划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专题之一,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南京博物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两位大师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总的说来,于非的作品既有古意,亦贴近自然,端庄典雅,澄净安宁;陈
“写”与“生”
作者: 白羽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取象   艺术实践   油画风景   变化无穷   绘画语言   求通   北京画院   在自然中   师法自然   白羽  
描述: “师法自然”是中国画得山川的精神,是画家心合天地之理。油画风景取之于法,继承发扬,以自然为师。在写生中创造寻求更为准确的绘画语言,传达情感意境。写生不仅是油画风景创作的基础,更是艺术家面临自然写物达情的创作。我们以此为目的进行创作,不断完善。本期刊登的作品有的是他们在自然中手绘心摹的写生,也有以心化境的作品,都体现了他们一年中艺术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变化无穷,在变化中求通取象。也愿他们在“写”与“生”中不断探索,画出更感人的好作品。
< 1 2 3 ... 30 31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