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古樟遗梦之一
作者: 马志明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山秀水   精神家园   油画家   这个世界   四川美术学院   风景油画   画中   万物有灵   华夏大地   师法自然  
描述: 古樟遗梦之一
古樟遗梦之四
作者: 马志明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山秀水   精神家园   油画家   这个世界   四川美术学院   风景油画   画中   万物有灵   华夏大地   师法自然  
描述: 古樟遗梦之四
师法自然 重塑自然——试读潘晓东的油画风景近作
作者: 攀越   来源: 报刊荟萃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油画风景   黄土地   创作   描述性   师法自然   艺术追求   中国精神  
描述: 纵观潘晓东的油画风景画,抒情的黄土地是他多年来在创作中离不开的主题,近几年创作的主题看似变化不大,但形式却从十几年前
鉴评实例一 荷叶
作者: 何丽珍   王景琨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天地之美   鉴评   生命之美   实例   艺术家   作品   师法自然   荷叶   石头  
描述: 在观赏石中,以荷叶或荷塘为主题的石头并不少见,有二维的画面石,也有浮雕般的海百合化石。但立体的"荷叶"象形石,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一叶惟妙惟肖的"秋荷",叶面扁平阔张、脉络清晰有序、色彩饱满润泽,叶下还有一泓秋水涟漪,更为作品增添了灵动的神韵。天然的石头竟有如此完美的"构思"和精准的表现,难怪艺术
山不在高、有心则灵
作者: 朱乃正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院   画室   青年教师   艺术表现   创作   青海高原   进修班   写生   师法自然   油画  
描述: 我与晓东相识于1980年之夏,其时,我刚结束廿一载的青海高原生涯,调回中央美院,在油画系第三画室任教。而晓东则是作为西安美院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就派到央美研修深造。进入文革结束后油画系举办的首次进修班,他正好在第三画室,由此与我结缘。除课堂之外,晓东还时常到我在老
好一个王心耀
作者: 周韶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果   心灵感受   欣赏   拉卜楞寺   胸怀   黄昏   前沿   画面   道法自然   拓展  
描述: 我在欣赏王心耀的油画《拉卜楞寺的黄昏》时, 突然走神。想到自然科学家在宇观、宏观、微观三 个前沿无限地拓展着,成果辉煌,这无疑会对艺术 家产生巨大的启迪,拓展他们的视野和胸怀。事实 上,艺术家是以一种更特殊的眼光和心灵感受大千 世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 子语)。拉卜楞寺背景的大面积黑山,控制了整个画 面,象征不言不语的"道",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 这样的艺术表现,是最能回答中国艺术哲学问题的。
静心望山 道法自然:读许信容画随笔
作者: 陈绶祥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山水画   名家   转向   画家   中国画   道法自然   油画  
描述: 老一辈画家中.由青年时画油画到老年时改画中国画的不在少数.其中的个由值得研究。本期名家许信窖在年富力强时.就由油画转向了中国画,更值得注意。他的山水画无论在手法还是在立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许是摸清了油画路数的缘故。反过来使他对中国画更加痴迷。
工笔花鸟画向现代转化的几个因素
作者: 李文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隐逸思想   中国画艺术   审美特质   怡情   工笔花鸟画   宋元时期   民族绘画   艺术之林   艺术品格   师法自然  
描述: 一、传统艺术的回望与梳理中国传统绘画依题材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科。工笔花鸟画作为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于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发展历程已经上千年。它以精工细腻形神兼备的造型、优雅明朗的色彩、装饰性的手法,为花写照,为鸟传神,生动地展现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质。工笔花鸟画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由对自然的描绘怡情升华至托物言志和个体精神风貌的抒发。传统花鸟画受社会制度、经济背境和古代隐逸思想的影响,重视师法自然,表达有序、平和、超然的生活态度,使花鸟画寓情人景、情景交融,有了诗意情怀的注入,尤其是宋元时期的花鸟画追求意趣,意境的高古旷达,唯美精致更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立于传统艺术之林。
师法自然妙笔生:记冻笔画家齐__
作者: 倪泳   来源: 南京史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冻笔画   不同气候环境   中国画艺术   刘国松   江苏省   绘画艺术   群众文化活动   师法自然   美术馆   南京市  
描述: 这是一种奇特的画,虽然用的是传统中国画的技法,但画面上崇山峻岭、密林积雪,却显得更加细腻生动,尤其是传统技法极难表现的云、水,轻盈流动,具有很强的质感。它有油画般的效果,但却又确确实实是普通水墨色彩构成的。的确,这不是普通的中国画,而是中国画艺术中的...
登山临水,山水我所有
作者: 傅德毛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家   黄宾虹先生   山水画创作   溪山行旅图   外师造化   范宽   富春山居图   郭熙   黄公望   师法自然  
描述: 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先生说:“山水著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着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其“登山临水”、“坐望苦不足”,即指深入生活,师法自然,是为山水画创作奠基的重要环节,历代山水大家都极其重视。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有这样一段话:“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
< 1 2 3 ... 32 33 3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