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虎门美术书法选
作者: 虎门镇人民政府编   来源: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作品集   中国   作品综合集   法书   绘画  
描述: 本书是虎门有史以来第一本虎门美术书法总集,此书溯古追今,编排有序,上自清代咸丰年代进士蒋理祥的墨宝,下终于21世纪青年书法家苏树华的书法作品。涉之美术,有国画、版画、油画、水彩、雕塑、篆刻,种类之多。而书法更是多门派,多书体,王、赵、颜、柳、米,楷、行、草、隶,尽展其中。全书分《乡贤翰墨》、《桑梓艺缘》、《闾里承芳》三个部分,收有作品150余幅(件)。
中国陶艺研究 2
作者: 丁易名主编   来源: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作品集   中国   作品综合集   法书   绘画  
描述: 本套书展示了众多陶瓷艺术家多年来的艺术成就,刊录了他们的多件陶瓷、雕塑等艺术作品,介绍了他们的从艺之路、创作理念、作品风格等内容。本丛书以简约、大气的排版;作品、文稿的严格把关,高标准的印刷质量,使其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和收藏价值。便于大众了解陶艺当今之现状,预测未来之趋势,提高陶艺的影响力,有效促进陶艺事业的发展。
艺教雅韵
作者: 李小娥编   来源: 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作品集   中国   作品综合集   法书   绘画   现代  
描述: 本书是湛江市教育局属下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在近几年的美术书法作品选集。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对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的基本功要求高了,教师们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也高了。他们以教学和生活为题材开展美术创作,有书法、速写、素描、油画、版画、国画、雕塑等,从作品中可见,教师的创作水平提高了。同时也反映了该区的美术教师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工作、刻苦学习的进取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所有这些都是有益于当前教改工作的。
美称 九省通衢 代称 八达之衢 习称 七省要道 汉口以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商业市镇名驰古今
作者: 吕新   来源: 中国地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朱仙镇   明朝   景德镇   汉阳   汉口   代称   湖北省   地理位置   明清时期   武汉市  
描述: 汉口,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位居我国四大名镇之首。在武汉三镇中,汉口作为集镇,形成最晚,但是发展最快。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使汉口成为当时同临两江
从王步“粉彩罗汉图”谈起
作者: 刘禄山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斗彩   综合装饰   景德镇   长湖   重要影响   美术成就   陶艺创作   罗汉   竹溪   粉彩  
描述: 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王步的陶瓷工艺美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比如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等等,他都有独到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步用贵重的舶来颜料"西赤"创作了许多《罗汉图》
瓷都醴陵的前世今生
作者: 农夫   来源: 绿色中国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东汉时期   彩瓷   景德镇   陶瓷生产   清朝雍正   瓷都   陶瓷业   瓷片   瓷器  
描述: 瓷器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在欧洲带来了一个东方大国的荣耀。中国景德镇的青花瓷和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成为中外收藏者趋之若骛的藏品,也成就了两地瓷都的美誉。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
古汉遗韵——青海虎符石匮艺术管窥
作者: 宋卫哲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特征   雕刻   石刻艺术   艺术效果   艺术与技术   青海   装饰性   表现形式   汉代绘画   雕塑艺术  
描述: 中国汉代的石刻艺术活动,在继承和发扬先秦多种形式艺术与技术的基础,造形意识从萌芽逐渐趋于成熟;西域与佛教外来艺术的传入,更丰富汉代绘画与雕刻的题材与技法,表现出极高的原创性。[1]从西汉起,以汉族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瓷枕
作者: 林冠男   李妍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越王   博物馆   瓷枕   春秋战国时期   马王堆汉墓   景德镇   磁州窑   吉州窑   珍珠   北宋  
描述: 作为必不可少的寝具,中国人使用枕的记载至少也有两三千年之久了。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材料来看,有春秋战国时期的云南呈贡天子庙滇墓的铜枕、汉代满城汉墓的嵌玉鎏金铜枕、北京大堡台汉墓的铜龙头枕、长沙西汉
古瓷的兔纹饰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罗馨   姚佳玲   来源: 山东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神话传说   玉兔   文化内涵   汉代画像石   纹饰   古瓷   嫦娥奔月   石家河文化   史前时期  
描述: 1引言古瓷上的兔形纹饰是兔形装饰的重要方面,自史前时期石家河文化的兔形陶塑、彩陶上的几何兔纹,中经商周玉雕、青铜器、汉代画像石、隋唐铜镜上的兔纹过渡,到元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兔纹的小高潮,发展
宋元道教石窟造像艺术和宫观造像艺术
作者: 丁若凡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石窟   造像艺术   汉画像   中心柱   佛教传入   道教造像   佛教造像   道教思想   宫观道教   石窟造像  
描述: 道教是发源于东汉时期,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牢牢地扎根于中华大地,与我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据史料记载,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其崇尚和朝拜佛像的礼仪对道教礼仪的发展产生了很大
< 1 2 3 ... 5 6 7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