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余达喜:传统的源头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作者: 刘兰花   杨招景   来源: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汉民族   文化人类学   江西省   面具艺术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艺评论   埃及   舞蹈形态  
描述: 秘书长、中国傩戏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傩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巫傩面具艺术》(与人合作,江西美术出版社、台湾南天书局)、《中国汉民族假面剧》、《江西南丰石邮跳傩》、《埃及雕塑》、第三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佛教美术内外观
作者: 李松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石窟   西部中国   汉民族   交互影响   岩画   北方游牧民族   佛教艺术   墓室壁画   文化圈  
描述: 西部中国,在这块广袤而荒僻的土地上,现存的古代美术遗迹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以石刻岩画为主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以墓室壁画和随葬品为主的汉民族艺术;以石窟壁画和雕塑为主的佛教艺术。它们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但是交互影响,共同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初探——对自然的征服与适应
作者: 李靖寰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美术   石窟   西部中国   汉民族   交互影响   岩画   北方游牧民族   佛教艺术   墓室壁画   文化圈  
描述: 我们知道“美术”又称为“造型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纸、布、颜料、泥、木、金属、石头……,按照审美要求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形象的一种艺术,所以又称之为“视觉艺术”。美术这一概念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而“建筑艺术”是指通过对建筑实体的内外空间组织、装饰、色彩等多方面的造型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对欢喜佛的写意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曹再飞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不求形似   中国传统文化   情景交融   佛教密宗   中国艺术   欢喜佛   意象   以形写神   汉民族文化  
描述: 。这里试图用传统汉民族文化中的意象精神去塑造欢喜佛,即“写意”,不追求在形象上的逼真,而是追求“以形写神”。中国传统文化侧重对整体的、感性的体悟。西方艺术中的“模仿说”延续上千年,而中国艺术讲求“情景交融”,探求意象,认为艺术创作过程就是意与象的交融过程。求神似而不求形似。正如太
祝焘花鸟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民   漆画   水彩   中国画   作品   赵云   文物   油画  
描述: 祝焘花鸟画作品
谭延闿的官场“混”“滚”术
作者: 谭特立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坛   清末立宪   少年   湖南省   蒋介石   胡汉民   各界人士   国民政府   孙中山   南京  
描述: 谭延闿是20世纪初期中国政坛上一位集士子、政客、官僚于一身的风云人物,在万马纷争的政治角斗之中,他左右逢源,一路混官,从清末立宪人物至湖南都督,乃至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他自称处世有“混”“滚”妙诀,胡汉民称赞他有“八面玲珑”的作风,有关他的是是非非,令人兴叹,也令人警醒……
给雕塑一个电话号码
作者: 汤园林   来源: 政府法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坛   清末立宪   少年   湖南省   蒋介石   胡汉民   各界人士   国民政府   孙中山   南京  
描述: 2011年4月,荷兰著名的圣约翰大教堂外竖起一座崭新的雕塑.这座雕塑与那些宗教人物造型不同,它是一个身穿牛仔裤,斜挎背包的时尚小天使,右手握起放在耳边,歪着小脑袋,猛一看上去,像是在接电话. 与那些沉闷的雕塑相比,这座小天使雕塑活泼可亲,人们从教堂外经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观看,发出会心的微笑.有些人甚至还会走到雕塑旁边,无限柔情地抚摸着它;还有人不由自主地和小天使聊天:“小天使,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可以给你打电话吗?”
“柔愎自用”的谭延闿
作者: 吴东峰   来源: 领导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佩孚   总司令   国民党   民国时期   湖南省   胡汉民   南京国民政府   段祺瑞   孙中山   湘军  
描述: 谭延(1880—1930),长沙茶陵人,字组庵,号畏三。高额平头,浓眉大眼,西装革履,仪表非凡,鼻下两撇短须如八字。他在民国时期名位鼎盛,曾任湘军总司令,南京国民政府首任主席、首任行政院院长,国民党中执委、中常委等职。谭延通权达变,休休有容,庸庸有度,性平和圆滑,善测政治风云,人称"八面玲珑水晶球"。
从五塔的浮雕舞蹈图案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作者: 文戈   来源: 内蒙古文物考古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呼和浩特市   蒙古族文化   汉民族   蒙汉文化   呼和浩特地区   浮雕   舞蹈   融合与发展   喇嘛教  
描述: 从五塔的浮雕舞蹈图案看蒙汉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文戈呼和浩特市五塔表面的浮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有两组舞蹈图案,一组是在塔正面拱门券两侧的汉白玉石上对称雕刻的。雕一骑马的男子,头戴蒙古帽,身穿蒙古袍,腰间束一宽带,脚着蒙古马靴。马呈进低头吃草边缓步行...
吴冠中的石头情缘
作者: 郭宇   来源: 中国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块字   汉民族   米芾   中国历史   东方民族   吴冠中   太湖石   中国画   油画   石头  
描述: 。他喜欢石头,喜欢画石头,更喜欢石头的性格。   喜好石头原本就是东方民族的个性,尤其以使用方块字的汉民族为甚。有人说那是因为石头那不规则的形象轮廓与方块字的造型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这也许有一定的道理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