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轮音为商杵音角——景德镇地区水碓实测行记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民族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设计学院   行记   杨永善   南京艺术学院   陶瓷设计   工匠们   冯健   在读研究生   科研经费  
描述: 一去年深秋,我为完成名为“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项目之一水碓的研究,带着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两位在读研究生徐博文和孙静,赶赴江西景德镇作田野调查。该研究项目名列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在课题策划冯健亲院长和项目主持王琥教授的督促与安排下,领得科研经费,
关云鹏
作者: 关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工开物》   设计学院   行记   杨永善   南京艺术学院   陶瓷设计   工匠们   冯健   在读研究生   科研经费  
描述: 关云鹏
明代瓷器:瑰丽文化之奇葩
作者: 寒枫   来源: 神州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御窑厂   永乐   嘉靖   成化官窑   纹饰   明代瓷器   民窑  
描述: 明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当时景德镇已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开设了官窑——"御窑厂"
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瓷器
作者: 张志刚   郭演仪   陈尧成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崇祯   劳动人民   永乐时期   明万历   嘉靖   明代   景德镇市   成化   高锰钴土矿  
描述: 本文研究了从洪武到崇祯的十三只青花瓷器,证明都是使用高锰钴土矿为青花料。而且在明正德以后是采用挑选和炼制的,改善了青花色调。釉面青花褐班在光学显微镜下透光时都呈黑色,个别的能在反光下观察到发育不完善的Fe_3O_4晶体,这和窑内气氛有关。
明宣德青花龙纹造型探微
作者: 周雯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德青花   龙纹造型   继承变革    
描述: 龙在华盟历史里一直以一种瑞兽的形象出现,代表的风调雨顺和吉祥安康,龙的形象也一直保持着较为神秘的涵义,各朝各代有关龙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层出不穷。然而,不同时代的龙的形象是有着显著变化的。笔者试对大明宣德年间青花瓷龙纹造型的产生背景和艺术特征作较为客观的分析。
述说浅绛瓷画山水的赏析与发展
作者: 于泓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德青花   龙纹造型   继承变革    
描述: "浅绛"一词最早出现在元代国画山水画中,它以水墨勾皴并淡赭为主,再加以花青、粉绿渲染而成的浅绛山水画。其代表人物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黄公望开创浅绛彩山水之画风,以一种水墨为主,略施浅赭及淡青的表现形式,为浑厚苍简的笔墨画山水。他的画不忽视从生活中吸取形象,使胸中有丘壑。他曾长期居住在富春山中,领略江山钓台之胜概。又在常熟探阅虞山朝暮之变幻,经常携带纸
“无用设计”的哲学分析
作者: 于清华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用设计   永续性   良知性   哲学  
描述: 无用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准确地说是一种新的设计观,它提倡设计为消费者、社会或世界创造更直接的价值,提倡设计的续性和良知性,强调设计的伦理性和社会道德性。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分析无用设计背后的设计伦理,解析无用设计的思想内涵。
连永梅 马彩霞工笔作品
作者: 连永梅   马彩霞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梅  
描述:梅 马彩霞工笔作品
李颖婷、连永梅工笔作品
作者: 李颖婷   连永梅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梅  
描述: 作者简介: 李颖婷,女,1975年生,湖北蕲春人,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连梅,女,1971年生,湖北钟祥人,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人物。
绘画材料在油画中的多重性意义
作者: 闫慧   来源: 艺术时尚(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绘画材料   永久性   油画创作  
描述: 油画作品是美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对于绘画艺术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而创作所用到的绘画材料在油画作品中也有一定的比重。绘画材料在油画创作中扮演着一个媒介的作用,艺术家只有运用好这些绘画材料,才能更好地表达艺术家自身的理念,也能保证自己作品的永久性
< 1 2 3 ... 28 29 30 ... 93 94 9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