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搜索到相关结果 197 条
-
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研究
-
作者:
李锦康
董恩省
虎明洪
陈世雄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菜用玉米
品种筛选
品比试验
高海拔地区
-
描述:
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田蜜2号鲜穗产量最高,达36.958 t/hm2,其次为萃糯三号23.208 t/hm2,再次是五彩甜玉米23.000 t/hm2,生育期相对较短,该3
-
浅议书法的墨色美
-
作者:
万应均
来源: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墨色
书法作品
浓淡
书法家
浅议
干湿
墨法
艺术效果
运用
比喻
-
描述:
中国书法白纸黑字,看起来色彩单一,却妙趣无穷。前人把水墨比喻成字的血肉,所以,书家特别讲究墨的运用。中国书画历来讲究黑分五彩,即墨色的浓淡干湿枯润的变化。墨色的浓淡与水有关。元人陈绎曾说:'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水多则墨淡,水少则墨浓,最浓为
-
清代宫廷油画和广州外销画比较研究初探
-
作者:
郑书丹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郎世宁
外销
艺术价值
传教士
广州口岸
比较研究
清代宫廷
肖像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他们的起源、代表画家、题材、艺术水平、流传、功用、影响等是迥异的。但是在早期的西学东渐史与中国油画发展史的研究中,发展了百年的广州外销画很少被提及,相关的实物和资料十分有限。甚至,错把广州外销画归为清代宫廷油画。这是笔者把清代宫廷油画和广州外销画进行比较研究的原因。
-
艺坛中一朵永远的奇葩——论吴冠中的艺术精神
-
作者:
王亚南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真实情感
明暗对比
艺术精神
吴冠中
激情
向日葵
画面
创作
图书馆
-
描述:
又富含了中国水墨的语言精髓。画面色调沉稳,明暗对比强烈,下手强狠,颇具硬骨韧劲。看了下面的署名知道这是吴冠中画的。
-
【艺术】停停画画,尽享愉悦
-
作者:
陈延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西方艺术
中国文化
画展
水墨画
根宝
中国画
中国风
美术馆
中国戏曲
-
描述:
人们从这位业余油画家的作品中,感受到真诚描绘所传递出来的愉快体验。 张伟民是一位资深电视制作人,对于生活画面尤其细节具有敏锐的观察与捕捉能力,镜头画面生机勃勃,作品别具一格,再加上人文情怀与精美制作,使他的几部重要电视片收获褒奖和好口碑,印证了作为电视人张伟民的专业水准。 新年里,张伟民的《时光回声——小幅油画展》在汕头“思云阁”画廊举行,50件小幅油画,展示了他在绘画方面的才华,引人注目。 几年前,张伟民在一个无所事事的日子里似乎得到了上帝的旨意,突然拿起搁下二十载的油画笔,重新开始画他心目中的油画,并且在感觉上与往日很不一样。随着时光推移,他所作的油画日渐增多,每一幅作品都释放出他对于油画的热情和绘画的潜能,无论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度,光影与色调把握的精准,画布上颜色厚薄的处理与笔触刚柔的拿捏,都显示了作者的油画技巧、表现功力的成熟。想必伟民在电视片制作的寂然凝虑之际,把绘画的色调、光线和构图原则,作为镜头支配理念来进行拍摄创作。对油画表现方式的忘情由来已久,拍摄与油画两种艺术一动一静,交叉互补,工作与业余爱好相得益彰,反而有如多了一双翅膀。伟民显然凝聚了足够的热力,把影视经验融入绘画,收到良好效果,使得临门一脚如此精彩,画展取得成功。
-
日子之上的期待(十章)
-
作者:
姚园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安宁
河流
密西西比河
艺术大师
期待
词汇
回归逼近
心灵
油画
-
描述:
题记:生命抑或是一滴豁出去的雨,在释怀中回归一种安宁与平静。别在行囊的花我该如何掬捧一枚红叶,为你挪出一条绿色的小径?这个秋天,与红有关的词汇似乎都是一碰便碎一地的片语。但小心有时反倒是一把锁,让人在多年后的余晖里长出懊恼的发丝。
-
绸缪后卡扎菲时代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世纪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扎菲
独裁者
美国
国防部长
利比亚
-
描述:
8月23日,卡扎菲寓所所在地阿齐齐亚(Bahal-Aziziya),这位利比亚独裁者最钟爱的雕塑——一只握碎美国战机的拳头——已成为他口中的“鼠辈们”的唾弃对象。这一天终会到来。不过,当8月16日美
-
玛尔维纳·霍夫曼的雕塑历程
-
作者:
王淑娟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纳
收藏家
会学
努比亚人
人类
争论
雕塑家
霍夫曼
作品
历程
-
描述:
玛尔维纳·霍夫曼(Malvina Hoffman,1887——1996)是美国著名女雕塑家,以等大尺寸人物雕塑闻名。1887年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一位音乐会的钢琴演奏师,但她从小却着迷于雕塑,14岁时进入纽约学生艺术联盟学习,并得到一些雕塑艺术家的指导。23岁时,玛尔维纳的父亲去世,她跟随母亲移居到欧洲,几遭拒绝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的学生,并和他成为亲密的朋友。玛尔维纳听从了罗丹的劝
-
从雄风掠世到宫廷驯兽:浅析唐宋皇陵走狮石刻艺术特色比较与风格演变
-
作者:
柯昌华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陵墓石刻
风格演变
宋陵走狮
顺陵走狮
艺术特色
-
描述:
石狮是历代帝王陵中最具代表性的仪卫性雕塑,而唐宋两代几乎浓缩着我国历代皇陵前走狮石刻艺术的发展演变脉络,本文试从唐宋两代皇陵走狮的石质规格,表现手法和其所映射出的精神气质及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
张洹:深具社会责任感
-
作者:
杨韵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陵墓石刻
风格演变
宋陵走狮
顺陵走狮
艺术特色
-
描述:
经过为期半年多的休馆,上海外滩美术馆在今年10月又重新与观众见面。而开馆首展即是国际著名艺术家张洹的大型个展“问孔子:张洹个展”。这次展览将从今年10月15日持续到明年1月29日结束。在展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