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席慕蓉和她的“另一半”
作者: 宁军   来源: 两岸关系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中心   石门水库   生活习性   台湾   布鲁塞尔   留学生   发展前景   小苍兰   席慕蓉   比利时  
描述: 席慕蓉和她丈夫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他们都是从台湾去比利时攻读的留学生。一个是学油画的,从小对数字就不感兴趣;一个是学物理的,沉迷于数字世界之中。鬼使神差,他们的专业风牛马不相及
掺铈镧氧化锆触媒材料的研制
作者: 于长凤   朱小平   陈云霞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触媒材料   比表面积   氧化锆   碳一氢转化率  
描述: 以锆、铈、镧的无机盐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含CeO2-La2O3的ZrO2复合氧化物触媒材料.通过改变铈化合物和镧化合物的添加量及焙烧温度来考察其对比表面积和主晶相的影响.利用XRD、BET
冰雕雪塑寄深情——哈尔滨冰雪雕塑艺术一瞥
作者: 李振宁   祝劲松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材料   国际比赛   天使雕像   艺术创新   意象性   透明感   宗教祭祀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绘画性  
描述: 北方人喜爱冰雪,喜爱冰雪带来的美的感受. 当生活在北方的许多雕塑家选择创作的媒介材料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丽造物--冰和雪,冰雪雕塑因原材料天然、奇特、廉价及可操作性,成为艺坛上盛开的奇葩.
刘亚明比利时油画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安特卫普   当代古典主义   开幕式   作品   生存现状   获得巨大成功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比利时   油画  
描述: 刘亚明比利时油画展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蛋中主要微量元素并进行营养比较
作者: 余少军   江静   顾赛云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营养比较   元素   原子吸收   鲜蛋   回收率  
描述: 应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鸭蛋、土鸡蛋、洋鸡蛋各 11份样品进行了钙、铁、锌、铜、锰等元素的定量分析 ,并将各元素作了加标回收率试验 ,其回收率在 91.4~ 10 4%之间 ,能满足痕量分析。根据各项测量数据进行了营养比较
油彩与水墨 中西绘画艺术比较
作者: 甄巍编著   来源: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油画(地点:   地点:   水墨画   中国)   西方国家   学科:   油画   对比研究  
描述: 本书内容包括:山水之间——中国山水画;看得见风景的窗子——西洋风景画;时间与生命的精灵——中国花鸟画;西洋静物画;艺术家们的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
结之物语
作者: 魏玉强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精神   中国结   中国吉祥图案   《红楼梦》   以玉比德   《诗经》   蝴蝶结   盘长结   民族风格   中国古典文化  
描述: 服饰,追寻中国古老文化精神的一种情结,并约定俗成名之曰:中国结。中国结以柔软的五彩丝绳为材料,多以天然的丝、棉、麻绳为主,其配饰则以珠、玉,金、银或陶、珐琅等工艺品为主,造型优美,风格古朴,以比兴寄语的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古...
《多视角美术赏析》解读中西名作
作者: 若水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作赏析   美术类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艺术作品   多视角   对照比较   中国画   艺术设计   审美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师  
描述: 怎样赏析和解读中西举不胜举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等名作?北京艺术设计学院的李润生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这就是《多视角美术赏析》。书中指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美术赏析或解读是在视觉基础上的个人心理体验,是没有惟一固定答案的精神活动。赏析或解读一部作品,因人而异,感受、理解、联想不尽相同。但是,异同也不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截然相反的,人们会在名作面前取得共识的,只是收获的大小多少快慢不一而已。《多视角美术赏析》是怎样带领我们解读中西名作的?一是在“赏”的前提下“析”。“赏”,就是看,心情愉快地去看,静下心来以尊重或崇敬的心绪去看,并珍视自己的直觉感受,敢于认可并清理出自己的观感,不人云亦云,不游移徘徊。这是第一步。“赏”的情景是相对并互为因果的。当你怀着畅快的心情去赏识名作,赏识之后会更加快乐;当你尊重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会尊重自己对艺术作品赏的见地。“赏”,看似用眼睛,用视觉,实则是用心。用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才能使原作者的悲欢喜怒化为你自己的悲欢喜怒...
《舞蹈的哲学家》在北京
作者: 理查德·布雷塞尔   柏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艺术   艺术展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欧洲考察   个性特征   艺术史   雕塑家   雕塑艺术   比利时  
描述: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非常幸运能进入斯德哥尔摩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并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艺术史,法律和哲学。 因为不是出生在富有家庭,业余时间我必须去做学生通常打的各种小工来保证生活。工作中的实践,认真的思考,加上一些思想上的学
新中国,旧方式--一位澳洲雕刻家看2002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比赛
作者: 迈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刻家   评委   澳洲   国际   新中国   木雕艺术   比赛   雕塑   木刻  
描述: 本月初我有幸成为中国(东阳)国际木雕艺术大奖赛的两名国际评委之一。由于在此之前从未去过中国,我必须调整以适应一种完全不同的环境与文化,同时保持评审大量木刻雕塑
< 1 2 ...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