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话语的奇迹―对爱比克泰德“正确运用表象”命题的一种解读
作者: 吴欲波   曹欢荣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比克泰德   话语系统   逻各斯中心主义   斯多亚主义   第欧根尼•拉尔修   表象   哲学谈话录  
描述: 早期斯多亚主义的表象概念中蕴涵着理性的因子。爱比克泰德以表象概念中的理性因子为中介,将表象视同话语,将“运用表象”置换成“运用话语”,为个人通达幸福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话语角度出发,“正确运用表象”也即以正确的先在话语系统对受外部境遇决定的“初次出现的表象(话语)”实施改造和替换,以求得人生的自由和幸福。
中法会计环境比较分析
作者: 黄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会计环境   经济体制  
描述: 法国是实行有计划市场经济的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等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法国与我国的会计环境更为接近。文章通过中法会计环境的对比思考,就我国会计的发展方向得出一些启示。
浅谈对立统一性原理在陶艺色彩中的运用
作者: 陈健毛   王聪   来源: 美与时代(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实相生   陶瓷艺术创作   思想观念   无声胜有声   同时对比   计白当黑   艺术形式   中国绘画   装饰部位   视觉艺术  
描述: 世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在不知不觉中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音乐、书法、绘画、设计等艺术形式也是如此,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着对立统一这一基本原理,如中国绘画中的"虚实相生",书法中的"计白当黑",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等,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体现。在视觉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尽管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原理在运用时有所不同,但都无法超越这一原理的限制。陶瓷艺术作为视觉艺术,也必须遵循这一原理。
学画·听话
作者: 戴士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模仿   个性   操作环节   动手   画面   共性   艺术教学   形象比喻   行为  
描述: 1学画,是学习操作,学会一套动作、行为。记得学画时特别喜欢看人家怎么画,看到先生作画就会连同细节一并记下来模仿:调色板挤颜料的顺序,下笔从哪块颜料入手,连擦笔纸撕多大、放在哪儿都学。记得老师说,擦笔
人体絮言
作者: 向光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极限比   更好用   韵律   感性   明暗   神秘   伦理   表现形式   小天体   人体绘画  
描述: 人体绘画可以说是人字的各种感性写法。面对人体就是面对大自然,可以开发出不尽的美资源:点线转折,形体方圆。明暗韵律,色泽冷暖。这一切,隐万千神秘信息,富含微妙绘画语汇。
从模仿到创造
作者: 徐振国   庞振捷   乔南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节奏感   色彩重构   色彩对比   油画教学  
描述: 文章对当代学院油画色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思考,通过写生色彩与色彩重构比较,论述色彩重构的语言特征,并结合西方现代绘画大师作品,总结了色彩重构的历史与发展,并对色彩重构训练进行了阐述。
对土伊两国藏元青花瓷器的再认识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彩鸡缸杯   书画精品   朱见深   香港苏富比   拍卖纪录   柔绿   中国皇帝   明成   中国瓷器   千金难买  
描述: 对土伊两国藏元青花瓷器的再认识
明初青花瓷拍场精品录(下)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斗彩鸡缸杯   书画精品   朱见深   香港苏富比   拍卖纪录   柔绿   中国皇帝   明成   中国瓷器   千金难买  
描述: 明初青花瓷拍场精品录(下)
初探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之路
作者: 黄宝庆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舞台   艺术爱好者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组织者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比利时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艺美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发挥独特的优势,做强做大工艺美术产业,要在传统工艺美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
继承传统工艺和走向现代的木雕艺术之路
作者: 陈一中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舞台   艺术爱好者   中国艺术   艺术家   组织者   雕塑公园   雕塑艺术   比利时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在不同的时代中其文化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在人们心底是根深蒂固的,人们对审美对象的创造和抉择,审美趣味的物化,来自老一辈人的言传身教,同时又来源于社会之间的交往和影响.
< 1 2 3 ... 6 7 8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