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波利克里托斯《法则》数的美学
作者: 华阳   王延超   来源: 艺术探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比例   《法则》   波利克里托斯  
描述: 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论著《法则》阐述了数理基础上人体比例的和谐美。《法则》中的理论在其《持矛者》等作品均有体现,凸显了视觉的真实与理想的完美统一。
空间的哲思与修辞—苏比拉克作品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作者: 马文焕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比拉克   哲思   现代艺术  
描述: 处于欧洲文明及地中海文明大文化圈内的西班牙,继毕加索、达利、高迪之后,于20世纪又出现了一位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雕塑大师—苏比拉克。本文主要通过对苏比拉克的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作品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混合和参与
作者: J.D.路易斯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州美术学院   刺青   这个世界   广州人   贴纸   梦想成真   个人色彩   它比   笔记本电脑   画中  
描述: 艺术家在说星星:“我喜欢最闪耀的光,就在星星要陨落的前一刻,它比任何东西都要亮。”她留着长长的指甲,高贵的品蓝色衬衫,洋红色的嘴唇,手臂有三个明显的刺青。“一颗超新星”。她叫郑琦,英文名Denki
苍茫中见清明:读夏天的雕塑
作者: 汪瑞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表达   金属铸造   影像创作   一夫当关   中国诗歌   赋比兴   中国传统诗歌   古代诗词   历史场景   系列作品  
描述: 看夏天的雕塑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它们往往有种视觉的沉重。这种沉重来自金属的粗砺与阴影的合成,也来自那一个个场面所带给观者的心灵撼动。但在这些具体的主题性雕塑之名下,雕塑家又用了一种简洁甚至是抽象的表现手法,异常简略地勾勒出这些历史场景。无论是在击鼓提醒进攻的士兵,还是凯旋归来的英雄,无论是将做战争祭品的无名士卒,还是一夫当关万夫奠开的壮士,他们全都没有面目。有的只是武器、盔甲、战马以及融合在整个雕塑构成之中的站立的姿势。"站立",既是人作为视觉形象最雄壮威武的战斗姿势,同时它也是尊严的象征。
跨界的选择:米开朗基罗的新圣器厅与“艺术形式”之争
作者: 黄小茵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米开朗基罗   paragone“对比论”   新圣器厅  
描述: 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器
不要把铅笔“玩儿”坏了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天天爱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滩装   芭比娃娃   童心未泯   遥控飞机   储钱罐   向上爬   维特   德国纽伦堡   不知道   大卫  
描述: 铅笔,我们都削过。不过我们一般都是把铅笔芯削得尖尖的,方便写字。有一个土耳其的23岁大学生雷杰普却把铅笔削出了花样:从字母到骷髅,从迷你桌椅到精巧细致的小提琴……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雕塑的前身是铅笔的笔芯。雷杰普在一次削铅笔的过程中,忽然有了雕刻铅笔芯的想法,进而发现了自己在雕塑方面的天赋和才能。不过,还是奉劝跃跃欲试的各位同学,珍惜铅笔,不要把铅笔“玩儿”坏了。
林风眠与关良戏曲人物画比较研究
作者: 梁文凤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西方现代艺术   戏曲人物画  
描述: 戏曲人物画由来已久,早在汉代就有了杂剧题材的壁画,到清代日渐成熟,但因其多以简单的民间绘画与细致的工笔画为主,所以不为文人所重视。近现代艺术家关良与林风眠都曾以中国戏曲元素为题材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他们早年留学海外,回国后努力实现中西融合,在各自的艺术生涯中自觉地走上了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现代艺术之路。
浅论材料的对比统一关系体现雕塑主题
作者: 刘祥勇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材料   主题   雕塑   对比统一  
描述: 在雕塑语言逐渐多元化的当下,文章通过对雕塑材料的材质、色彩、肌理等各方面特性的分析,明确提出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其属性和特点能否表达创作目的与意图,能否凸显主题;强调雕塑创作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材料在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的对比统一关系,以期创作出风格各异的雕塑作品。
浅析架上泥塑人体雕塑中所包含的内在因素
作者: 王启宇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态   空间   材料   情感   比例   形体  
描述: 雕塑是一种造型艺术,是雕、刻、塑三种艺术创作手法的总称。雕塑充分运用材料,综合运用雕、刻、堆、编等手段进行加工,进而形成独特的立体艺术。
当代工笔画反思的三个维度
作者: 陈川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艺术史   骷髅幻戏图   绘画观念   当代工笔画   比亚兹莱   西方美学   绘画形式   当代意识   文化选择   当代绘画  
描述: 中国最古老的绘画形式是工笔。工笔画的发展已逾千年,它的走向是文化选择的结果,也是东西方美学发展的历史抉择。近20年来,工笔画异军突起,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成为发展极快的一个板块,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现在,工笔画走过了相对完整的这一段历史时期,它的发展也处在了形态转变的反思点,在艺术的发展、接受、态度等很多方面的经验引发我们思考与期待。一、体用之争当逃离在讨论当代绘画的时候,大家习惯性地会将现在进行工笔画探索的艺术家大致分为两类:一个是以现当代意识关照传统,从而使工笔画在新时期获得新面貌;另一个是以西方的观念与方法改造工
< 1 2 3 ... 12 13 14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