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梅兰】搜索到相关结果 71 条
-
传是专题拍古玩
-
作者:
吴飞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艺术陶瓷
国画
收藏
传统
梅兰竹菊
中国
青花
-
描述:
北京传是今年春拍古董珍玩部分精选623件拍品,分为6个专题,各有特色。 脱胎玲珑专题中涵盖了瓷器、玉器、杂件,精品颇多。瓷器中黄釉青花花卉花果盘和矾红九龙罐是两大亮点。高品级的杂项也颇有看头,黄杨木雕雪山大士就是其中之一。 探骊寻奢—珠宝尚品专题是本场新的尝试。本专题中有流光溢彩的翡翠,红艳似火的珊瑚,更有璀璨夺目的大克拉数的钻石。
-
瓷器古玩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艺术陶瓷
国画
收藏
传统
梅兰竹菊
中国
青花
-
描述:
北宋 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成交价:1.69亿元拍卖公司:香港苏富比拍卖时间:2012年4月4日点评:刷新了宋瓷的拍卖记录,是目前市场上流通的屈指可数的汝窑瓷器之一。清乾隆 青花海水祥云应龙纹梅瓶成交价:9775万元拍卖公司:北京盈时拍卖时间:2012年10月30日点评:这件器物上的应龙绘制精美,将帝王的威武与神秘庄严的形象隐喻化地呈现。瓶身下方的海水纹样,以浅蓝色调细描的浪花飞沫,都生动地展示了浩瀚海洋与神龙共生的诗境。
-
名人故居热起来
-
作者:
耿承山
来源:
旅游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兰芳故居
茅盾故居
名人故居
宋庆龄故居
-
描述:
,其写生功力和锐意革新的精神,受到画界的瞩目和惊奇,康有为称赞他是“艺坛奇才”。23岁担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1 91 9年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刻苦学习西画技法,8年中遍
-
文苑逸事
-
作者:
焦文
云成
王进建
文之
David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煜
齐白石
状元
韩熙载
欧阳修
顾闳中
梅兰芳
间谍
情报
夜宴图
-
描述:
梅兰芳学画1915年前后,梅兰芳二十几岁的时候对绘画越来越发生兴趣。先从王梦白习画,后向陈师曾、齐白石等学艺。梅兰芳虽然早就认识白石先生,但跟他学画却在1920年的秋天。一次,梅兰芳邀他到家里来闲谈
-
古仪人物画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化交流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煜
齐白石
状元
韩熙载
欧阳修
顾闳中
梅兰芳
间谍
情报
夜宴图
-
描述:
古仪(厉国仪),女,生于上海,杭州画院副院长。她的人物画将工笔和写意两种画法诗意般地交融在一起,画风古典、明丽、浪漫。作品曾赴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地展出,并多次获国际奖。2000年12月,古仪应邀在纽约第五大道著名的中华千禧艺术馆推出画展,获得各界赞誉。
-
梅兰芳《黛玉葬花》壶
-
作者:
陈鹤年
来源:
文化月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色图案
手工绘制
蓝色油
月季花
梅兰芳
腹径
贴花
黛玉
椭园
壶身
-
描述:
对"贴花"效果不佳的补救。黛玉头饰上的金又及壶身蓝色油上的描金图案也是手工绘制。图中有汉文楷书"梅兰芳"三字。茶壶反面椭圆形白底上为"贴花"烧制的月季花图案。《黛玉葬花》瓷茶壶壶底款章
-
梨园大法
-
作者:
徐城北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戏剧活动
“体”
国画
架子花
东方美学
梅兰芳
话剧
古典艺术
油画
-
描述:
从理论上创建和完善梅兰芳戏剧体系,已经到了不能再晚的时候了。 中国的京剧是一种演出实践远远超前于理论总结的戏剧活动。梅兰芳先生没来得及在生前系统的总结其一经验,甚至连中年、早年演出的情况,也没能仔细
-
一次生动、形象的政治与艺术教育
-
作者:
林阳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演艺术
艺术道路
中国戏剧
英雄形象
文艺工作者
上海市
生平事迹
梅兰芳
中国当代
展览会
-
描述:
梅兰芳紀念活动委員会、上海市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联合举办的“梅兰芳艺术生活展览会”于十一月五日起在本市展出,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視与欢迎。这位中国当代卓越表演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艺术上的輝煌
-
画理与戏理——美学随笔
-
作者:
意桥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6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雕塑美
画理
舞台调度
戏剧美学
旋子
演员
梅兰芳
程式
戏曲
-
描述:
近讀《黄宾虹面语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版),悟画理与戏理相通。虽然繪画与戏剧各有特点,一靜一动,但绘画的靜态是捕捉动中最美的一剎那,而戏剧的动态本亦具有雕塑美。画与戏正是因为有此异中之同,所以有相通的道理。生与熟黄宾虹先生有言:“作画宜熟中求生,学问应生中求熟。”“画須熟中生,生涩不浮滑,自有静气,而不甜俗。”(第46页)作画自然要熟练,然而一熟便須避免浮滑,这样,就应熟中求
-
独创流派、弘扬国粹的两颗巨星
-
作者:
沈鸿鑫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创新精神
梅兰芳
民族戏剧
人物塑造
周信芳
表演艺术家
-
描述:
称为"国剧"。梅兰芳和周信芳是20世纪我国最杰出的两位京剧艺术大师,是闪耀剧坛的双子星座。他们生活在京剧从古代艺术向近现代艺术嬗变、京剧艺术走向成熟兴盛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