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弱固结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柳江盆地太原组为例
作者: 杨文杰   刘胜昌   刘思宇   高泽君   罗涛   宋土顺   田壮   来源: 地球科学前沿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江盆地   岩石学   太原组   弱固结砂岩  
描述: 弱固结砂岩在我国分布广泛,引发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和工程问题。本文以柳江盆地太原组顶部弱固结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其能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弱固结砂岩分布
弱固结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柳江盆地太原组为例
作者: 杨文杰   宋土顺   田壮   刘胜昌   刘思宇   高泽君   罗涛   来源: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江盆地   岩石学   太原组   弱固结砂岩  
描述: 弱固结砂岩在我国分布广泛,引发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和工程问题。本文以柳江盆地太原组顶部弱固结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及其能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弱固结砂岩分布
柳青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蔬菜   生命经验   柳青   雕塑作品   写生   日常生活  
描述: 说到《成果》这件作品,是我2013年以来做蔬菜系列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单纯的写生蔬菜来发现生活里极容易被忽略的日常细节,写生了一段时间后,我不满足于我的作品只是惟妙惟肖的描摹,于是开始思考通过他们来介入到对当代社会的映射和表现,所以发展到后来的蔬菜堆与立体人物组合构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作品的新创作。我想我的雕塑作品再现了这些经验的碎片,通过整理组合把短暂的场景变得永恒,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碎片实现“唤醒”,并突出了其在我们生命经验中的意义。
法喜寺与天台宗(一)
作者: 安建华   来源: 五台山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语言   日本鬼子   三十岁   柳林   战斗场面   瓷胎   纪实文学   翠柳   战地通讯   瓷质  
描述: 法喜寺走笔五峰环护,岗峦重叠,纵横交错之间,一个宝盆状的集镇坐落其中,灵鹫峰下的台怀镇,佛寺庵院布局于中,传播弘扬了近两千年的佛国圣境,形成了以文殊信仰为中心的僧纲宝地。在天台宗发生发展历史的长河里,造就了以佛光寺、法华寺为主要道场的天台古刹,而小巧玲珑的法喜寺却鲜为人知。
光影的情绪传递——读李建国的油画艺术
作者: 于亮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布面油画   中苏关系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油画学会   罗工柳   中国美术馆   马常  
描述: 我喜欢在绘画中使用光线,自然光、顶光、阴天的光或是阳光。光的运用可以凸显神奇,也能流于平庸。在人体绘画中,光集中体现在明暗交界处,以传达画面的情绪,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李建国长期以来,李建国就在用光影塑造和解释这个纷繁的大干世界。纵观他的创作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鬼使神差地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至1975年底返回徐州师范学院任教。该时期他十分热衷描绘苏北、山东交界地区的农民形象,为了准确捕捉描绘的对象,他常常住在乡镇简
西贝柳斯交响音乐风格 与云南民族交响音乐创作的共性
作者: 李华东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交响音乐   西贝柳斯   创作   共性  
描述: 西贝柳斯音乐创作深受芬兰民族音乐的影响,其音乐被看作是芬兰民族音乐的精神象征。其作品中饱含浓浓的民族爱国之情,多以赞颂祖国、渴望自由为内容。他是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被视为"芬兰民族之魂",音乐
张向工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黄河之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寿城   画院院长   积墨   赋色   墨彩   写意画   广西柳州   实力派画家   用墨  
描述: 张向工油画作品
建德事体
作者: 赵荔红   来源: 岁月(上半月原创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柳烟   江南  
描述: 的青绿橘子,蛛网迷宫的沟渠河道,逆光蓑笠的瘦黑船夫,河岸边的红色捣衣女娘,鹅黄烟,桃花贴着梗,青花瓷,光滑的石板路,米饭汤扑出木锅盖,闪闪而过平整发亮田畴,阳台上的晒被,毛毛的雨在手背上朦胧起一层水雾,一凹一凹啃吃桑叶亮白滚胖在竹扁中沙沙作响的蚕……
第四个千年的夕照(外二篇)
作者: 刘存根   来源: 神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隐   胡杨林   柳如是   怪树林   拉奥孔   额济纳   审美疲劳   水世界   精神需求   两岸灯火  
描述: 边红炽浓的夕照。在胡杨们第四个千年值得记住的傍晚,我来到了额济纳怪树林。这些胡杨躯骸的雕塑,已被抹上了一层血红的余晖,尤其彰显出它们不同寻常。生命常被习惯以生死为界线,生命也因此获得褒扬或贬损。胡杨不同。胡杨将生死枯朽化为了一个完整的精神符号,被人供上了祭坛。人们纷纷驱车从喧闹的城市走进大漠深处的胡杨林,说浅了,是对一般景观的审美疲劳。说深了,是人们成熟了。衣食温饱之后,人的精神需求便浮
罗工柳的艺术人生
作者: 刘乐   来源: 公关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   艺术人生   历史进程   1949年   艺术创作   新中国成立初期   罗工柳   中国美术  
描述: 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历史进程中,罗工是一位在艺术创作上卓有建树的大家,他丰硕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艺术之思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革命历史画,他在苏联留学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