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元代青花瓷革新
作者: Peter Way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元代末期   大罐   青花瓷器   装饰纹样   景德镇   牡丹   马奶酒   波浪纹   釉下彩  
描述: 详细敏锐,而直到此时,元代的陶瓷革命才成为普遍的认识今天的中国收藏家刚刚发现这段历史,而大量的误解仍在这个领域大行其道,因为到目前为止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通常品质较差的青花瓷上,它们是在元代末期大批量
我国仿古瓷的定义及发展史
作者: 张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前期   仿古瓷   近千年   定义   中国古代   发展历程   陶瓷文化   两宋时期   清代末期   瓷器  
描述: 仿古瓷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文化,其历史由来已久。传统意义上的仿古瓷最初萌芽于两宋时期,形成于元代,成熟于明代,繁荣于清前期,衰弱于清代末期。历经近千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独具特色
率真豪迈的玉溪窑元青花瓷
作者: 王健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代末期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金银器   古窑址   云南地区   地方特色   元青花瓷   考古发掘   玉溪市  
描述: 元代末期,云南出现青花瓷器。考古发掘证实,目前云南地区已发现古窑址有10多处,其中玉溪窑是1960年正式发掘的一处窑址。玉溪窑位于云南玉溪市东部囡囡山脉。
福州发现的景德镇青花瓷
作者: 傅宋良   林忠干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末期   明末清初   官窑   青花瓷器   清代早期   官搭民烧   明代晚期   景德镇民窑   景德镇窑   明清时代  
描述: 福州发现的景德镇青花瓷傅宋良,林忠干1991年福州市整修杨桥路与东大路。这条干道从西向东横贯现市区中心,也是明清时代官署衙门集中分布与商业贸易的繁华地段。笔者在此道上采集整修时被挖掘出土的古代瓷器标本中,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烧成的青花瓷器产品十分丰富。本...
瓷绘大师王琦的一件早期精品瓷器鉴赏
作者: 徐海涛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室名   陶瓷史   清代末期   胎质   人物图   邓碧珊   浅绛   人从   人物纹  
描述: 谈到景德镇窑的民国彩绘瓷器,人们首先就会想起“珠山八友”,这是当时景德镇最著名的一个瓷绘艺人团体。他们多数人从清代末期就画浅绛彩瓷器,入民国后再绘新粉彩。王琦是这个团体的首者。王琦(1888
浅谈青花人物装饰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邵继盛   汪姜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审美特征   元代末期   装饰画   人物故事   装饰风格   继承   画面   唐宋时期   青花  
描述: 自从唐宋时期出现了青花装饰以来,其装饰很粗糙,只能画些简单图案、花卉、小草,不可能画出精细青花人物,在这一时期青花人物不可能出现。到了元代末期,才开始有了青花人物装饰,并且
故宫藏顺治青花瓷器鉴赏(一)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末期   官窑   青花瓷器   崇祯   景德镇   官搭民烧   故宫博物院   标准器   细瓷器   民窑  
描述: 对于瓷器的断代来说,最困难的莫过于过渡时期的断代,比如明代末期的崇祯青花瓷器与清代初期的顺治青花瓷器,由于二者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很多藏家对如何去准确断代而感到头痛。我刊特邀故宫瓷器专家陈润民先生撰写此文,其中很多顺治青花标准器都是首次对外界公布,现特将此文奉献给广大收藏爱好者。——编者
一代文学,一代人的探索
作者: 王敏   来源: 时代漫游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末期   社会变化   思考探索  
描述: 明朝,封建统治愈趋黑暗,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出新的资本主义因素,整个封建文化价值体系开始动摇。一些清醒的士人文人明显意识到这个不可遏制的历史趋势,用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明代各方面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的同时更流露出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感伤情绪,并对社会发展做出的不同程度的的思考与探索。
清宣统时期新兴的釉下五彩瓷器
作者: 叶佩兰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篇章   生产   开拓   中国   清代末期   明清   精品   发展时期   内容   瓷器  
描述: 内容之十富,又为彩瓷生产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就“五彩”而言,经常提及的是“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而到了清代末期宣统年间新创制了一种“釉下五彩”,由于传世精品少见,不被人们重视。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