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547 条
-
林博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装饰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
简洁明快
艺术设计专业
海上丝绸之路
陶瓷设计
动静结合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简洁明快,给予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2010年中国移动通信杯首届中国景德镇陶瓷设计大奖赛作品《碧莲天》获优秀奖;同年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暨海上丝绸之路景德镇千年瓷文化展作品《清韵系列》获金奖;2011年中国(合肥)第五届文博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
-
浅析景德镇康熙青花瓷器的艺术风格
-
作者:
王青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青花瓷器
陶瓷坯体
景德镇
透明釉
氧化钴
艺术风格
纹饰
康熙时期
一次烧成
-
描述:
引言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
-
景德镇印象
-
作者:
王威
来源:
中国名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亲密接触”
江西省
印象
明清时期
-
描述:
景德镇驰名海内外。从“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的明清时期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到现在充满艺术气息的现代瓷都,景德镇永远都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记者日前就对江西省景德镇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
明清时期景德镇陶瓷款识的演变
-
作者:
吴姗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款识
景德镇
明清
-
描述:
景德镇制瓷源远流长,明清两朝更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一方方陶瓷款识铭刻着历史的浮沉,传承着瓷都的文明。研习景德镇明清两代瓷器款识,方寸之间,景象万千,诠释了中国陶瓷制造的盛衰,更见证了瓷都陶瓷文明的盛景。
-
性灵的觉醒: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绘画的兴起
-
作者:
李青阳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陶瓷绘画
版画
民窑
-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既是"天崩地坼"的政治大变动时期,又被西方的汉学家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推动了社会风尚与观念的改变,主体意识觉醒的思潮体现在文化艺术
-
景德镇以陶瓷文明凝心聚力
-
作者:
张随云
来源:
中国统一战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景德镇
统一战线
文化统战
特色活动
文化认同
文明
对外交流
-
描述: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悠久的制瓷历史,灿烂的陶瓷文明,使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都魅力独具。 多年来,景德镇统一战线扬优成势。以弘扬陶瓷文明为主线。团结、引导各方力量。开展特色活动,拓展对外交流,凝聚发展合力,构建文化认同,形成了“文化统战”的新格局。
-
景德镇民间青花与现代写意青花的魅力
-
作者:
余学慧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元明清
民间青花
艺术品
中国画
现代
民窑
新石器时代
原始瓷器
-
描述:
艺术的源泉来源于生活,青花瓷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的民族气魄,带着浓郁的东方魅力,名扬中外驰誉艺林。自元明清到现代,历久不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奴隶社会原始瓷器,都是古代劳动人员的智慧,创造自东汉
-
浮梁古村落生态景观与瓷都关系初探
-
作者:
崔鹏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瓷土矿
古村落
生态景观
水路运输
瓷都
高岭土
明清时期
瓷业
昌江
-
描述:
景德镇"水土宜陶",其实这个"水土",就是浮梁县境内的优质瓷土,特别是驰名中外的高岭土;浮梁境内各乡村植被的大量松柴和槎柴,为瓷都提供了充足的燃料;浮梁境内的昌江及其多条支流,创造了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可见
-
祈福纳祥:景德镇民国神话人物瓷画精品赏析
-
作者:
梁正君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故宫博物院
艺术成就
明代
陶瓷考古
瓷器
出土
御窑遗址
-
描述:
时期。两晋时期,飞天最为常见,多贴饰在青瓷莲花尊的颈部。唐代瓷器装饰艺术高度发达,人物题材得以初步发展,宗教人物及传说故事等开始出现在瓷器上。明清两代是我国瓷器装饰中神话人物盛行时期。民国神话人物以传统题材为主,绘瓷名家汪晓棠、王琦及红店艺人均有绘制。
-
在烈火中练就一支铁军:景德镇市珠山区公安消防大队2011年工作概览
-
作者:
欧阳斌
黄洪洋
来源:
江西画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故宫博物院
艺术成就
明代
陶瓷考古
瓷器
出土
御窑遗址
-
描述:
为积极响应部局打造现代化消防铁军的号召,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铁军队伍,大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了周密的训练计划。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大队遵循“结构合理、功能多样、先进实用、防护优先”的原则,努力配齐配强打造消防铁军装备。 2011年4月份,大队档案室被评为全省档案规范化二级单位。一中队共制订各类预案101个,演练101次。其中高层预案12个,開展演练12次,公众聚集场所预案82个,開展演练82次,地下建筑预案7个,演练7次。 截至2011年12月31日,大队共接警出动157次(含增援),出动消防车214辆次,消防官兵1477人次,抢救被困人员33人,疏散人员199人,抢救财产价值30.2万元。同比2010年,接警起数下降了26.6%,出动次数下降了26.11%,出动车辆数下降了28.07%,出动消防官兵数下降了26.62%,抢救被困人员数上升了146.15%,疏散人员数上升了134.12%,抢救财产价值下降了97.43%,灭火救援成功率达到100%,圆满完成了灭火救援任务。 2011年,区政府与各部门、各街道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状》。与此同时,大队及时提请区公安分局与各公安派出所签订了《消防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在年底进行检查考评。
<
1
2
3
...
19
20
21
...
53
54
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