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天津油画百年历程(一)
作者: 齐珏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历程   油画艺术   城市文化   天津   元明时期   文化发展  
描述: 天津在历史上曾是京畿门户和北方漕运中心,后来发展为重要的海陆枢纽和工业大埠。天津的文化史可以上溯至元明时期,在中国文化发展的长河中,显现出天津城市文化的特殊风貌,其中,天津的油画艺术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刚柔相济的个性风格——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观态度   人类文明   装置艺术   艺术发展   刚柔相济   个性风格   雕塑艺术   吴为山  
描述: 刚柔相济的个性风格——吴为山的雕塑艺术
墨彩画家刘永明作品选
作者: 刘永明   来源: 瞭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巴山蜀水》   画家   艺术家   首都机场   作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研究生   艺术学院   刘永明  
描述: ~~
谈伊斯兰文化与元明景德镇御厂瓷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者: 萱草园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宣德青花   元明   于阗   龙泉   身毒   宣德窑   明永乐   安出   从长   伊斯兰文化  
描述: 公元前139年,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带领副手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其副手甚至到达安息(伊朗)、身毒(印度)等国,开辟了闻名古今中外的“丝绸之路”。随后,公元73年班固又与其36名随从再次出使各国,恢复并扩展了因战争所阻的贸易往来。由于各国使臣不断回访以及商人的贸易往来,
元明青花瓷
作者: 李川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明   装饰  
描述: 元以后,青花瓷逐渐普及,至明代青花瓷已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主流,景德镇也凭借青花产品一跃而成全国瓷业中心。同时,青花瓷的影响波及域外,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重要一族。
谈黑彩与墨彩
作者: 曹淦源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希尧   御窑厂   雍正朝   珠明料   釉上彩   珐琅彩瓷   三彩   墨彩   工艺特征   黑彩  
描述: 清代早期景德镇釉上彩绘先后出现了两个新品种:黑彩与墨彩,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并珍藏。黑彩和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地变化。现在文物收藏界对黑彩和墨彩常常混淆不清。本文从黑彩和墨彩的工艺、艺术特色及继承发展几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明成化三彩鸭形香薰赏说
作者: 马俊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御窑厂   青铜器   唐代   明代   成化   艺术形象   记载   十三年   景德镇陶瓷   西京杂记  
描述: 1987年春至1988年冬,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珠山东北侧明清官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物中包括带成化官窑款的三彩鸭形香薰(图1),上海博物馆也有类似修复藏品。
琼瑶琨琚——中国古代佛教陶瓷塑像赏读
作者: 孙迪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   德化县   陶瓷质   白瓷   中国古代   瓷土   明代   瓷佛像   佛教造像   艺术魅力  
描述: 素烧彩绘菩萨瓷像为代表的少数早期陶瓷佛像,但真正意义上陶瓷造像艺术实非宋辽元明四代莫数。宋代广东潮州窑、陕西耀州窑制作的神采奕奕的瓷塑佛像,河北易县八佛洼白玉、百花二山秘藏的16尊神容逼真的辽三彩等身罗汉坐像,元代景德镇璎珞严身的影青菩萨及明代德化窑白瓷造像皆名重一时,堪称同时代佛教造像之翘楚。
清代民窑斗彩也争艳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清代   艺术价值   官窑瓷器   明代   明清   大学博物馆   历史价值   民窑   工艺  
描述: 斗彩产生于明代,它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彩瓷。片创烧以来,斗彩瓷便以它新颖独特的工艺、优雅华贵的气质而广受欢迎。明清两代,斗彩瓷大行于世,在众多瓷器品种中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地位
关于明初龙泉官窑烧造年代的几点认识
作者: 叶英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州   景德镇   明初   朱元璋   龙泉窑   成化官窑   明代   元代   几点认识   瓷器  
描述: 明初龙泉官窑的发现既令人意外然而又在隋理之中。说意外是因为关于明代龙泉官窑的设立至今未能找到详实的史料记载,《大明会典》、《实录》等正史虽有相关记载,但比较空洞。而如《处州府志》、《龙泉县志》等地方志文献关于龙泉窑的内容仅有一些陈陈相因的文字,对于龙泉官窑一项更是只字未提。文献记
< 1 2 3 ... 10 11 12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