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东方的灵感:记北京奥林匹克雕塑家贝亚特·克利姆勒
作者: 李述鸿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灵感   人类文明   西方文化   东方   奥林匹克   中国古代文化   印第安人   雕塑家   太极图   艺术学院  
描述: 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驮载滋养我们的地球母亲也是圆的,当然还有我们人类引以为骄傲的头颅也是圆的。圆,这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象征符号,代表完美、和谐、平衡和高贵,但我认为,最理想的圆,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太极图中,在包含阴阳二元素的整体
驭马人 明代 汉白玉 圆雕 高203厘米,长274厘米 辽宁省抚顺市元帅林文管所藏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奉系军阀   白玉   圆雕   石刻   抚顺市   元帅   明代   辽宁省  
描述: 抚顺元帅林(原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陵园)内陈设明清两代石刻以及影壁浮雕62件,大多从北京西郊隆恩寺迁入。、其中明代石刻文官、武将和一对驭马人,不知原置何处。这座《驭马人》石刻,驭者身躯健壮,倚马侧立
明清时期玩赏性雕塑:玉、石、竹、木雕刻及泥塑艺术欣赏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泥塑   近距离   雕刻     趣味性   明清时期   雕塑  
描述: 玩赏性雕塑,是中国雕塑的一个特殊门类。玩赞性雕塑一般指陈设于书架几案上,供人近距离观赏、把玩的玉雕、石雕、竹刻、木雕、泥(陶、瓷)塑等小型雕塑品(大型极少)。这类雕塑的特点是题材不论人物或动物都有一定趣味性,令人赏心悦目;而在技术上追求精美,力求以奇巧的技艺创造出超乎寻常的作品。
新媒体艺术欣赏系列之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作者: 汪涤   黄翎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介   科技手段   艺术作品   传统媒介   Media   工业文明   新媒体艺术   工业材料  
描述: .媒介艺术是建立在对大量的新兴工业材料的研究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艺术家在技术和机械化的工业文明层面上探索艺术的可能性.
《詹姆士·福格船长肖像》鉴藏
作者: 胡艺   来源: 中国美术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庞大帝国   明暗对比   中国画家   背光面   鉴藏   色彩变化   雷斯   人物面部   詹姆士  
描述: 仅有的一个。"1从1786年起,史贝霖开始在画布上创作油画,由于在布面上作画和油画技艺的提高,其作品中衣饰开始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整个画面色调也变得柔和统一起来,人物面部结构和明暗对比也表现出来了,主要是戏剧性用光的表现,人物背光面的背景有浅色光晕,或者人物的脸部从
明代陶瓷审美特征
作者: 高正   来源: 中国美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审美   明代  
描述: 文化的交流使陶瓷呈现"异样之精彩",与世俗文化的融汇使陶瓷审美呈现出"世俗的真实"。陶瓷审美意识的更新反映出明代人们求新求异的进取精神。
民旅美德添新彩——安徽蒙城县开展“民兵身旁无孤寡”活动纪事
作者: 尚武   范大水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明   发祥地   老人   蒙城县   奴隶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女民兵   古老文明   开展   安徽  
描述: 安徽蒙城、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启氏族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从而揭开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序幕。如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掀开了新的一页。两年多来,蒙城县人武部组织开展的“民兵身旁无孤寡”活动,饱醮时代的浓墨,为这片古代文明的绿洲增添了异彩。
民族先锋(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明   发祥地   老人   蒙城县   奴隶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女民兵   古老文明   开展   安徽  
描述: 民族先锋(油画)
五大书记(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文明   发祥地   老人   蒙城县   奴隶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女民兵   古老文明   开展   安徽  
描述: 五大书记(油画)
三峡石(散文)
作者: 张国华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家   冲击   小三峡   工笔   照明弹   形态   不规则   诗词   纹络   长江三峡  
描述: 玲珑剔透的长江三峡石,随着大小三峡知名度的日渐提高而名闻遐迩。它来自崇山峻岭,来自大自然的怀抱里。三峡石在漫长的江山跋涉中,经历了无数的冲击与碰撞,形成了不规则的奇异形态,也锤炼出了力与美的独特禀赋。工艺家们慧眼识珠,或刻意点染,或随手勾勒,利用其天生纹络,驰骋神思,描绘出一幅幅或工笔或写意的画面,配之以相得益彰的诗词警句,再涂抹上一层凝腊,便成为精
< 1 2 3 ... 41 42 43 ... 679 680 68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