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6804 条
-
画水彩画的点滴体会
-
作者:
何志生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韵生动
水彩画技法
艺术构思
似与不似
对景写生
一幅画
中国写意画
透明感
语言表现
表现效果
-
描述:
水彩画是以其色彩的单纯、明快、水分互相渗化的特点见长的。它象轻音乐,以明快的旋律,抒发对大自然的激情和感受。它不象油画,以其色彩丰富、厚实、沉郁去表现宽大的乐章;也不象水粉画,以其明丽、鲜妍去取
-
学习掌握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
作者:
陆鹤龄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笔墨技法
水墨人物画
墨法
绘画者
明暗素描
骨法用笔
明暗关系
法用
以形写神
造型规律
-
描述:
绘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抒发绘画者自己的感情,而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就是表达感情的手段,过去我深受“契斯恰珂夫”明暗素描法的影响,对景作画就囿于物象的明暗块面的塑造中。而对中国画的以线造型,注重“骨法用笔
-
闻一多论画
-
作者:
闻一多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论画
人说
欧美同学会
唐亮
文原
玄学家
你那
太远
明先生
第一义
-
描述:
绘画,严格的讲来,是一种荒唐的企图,一个矛盾的理想。无论在中国,或西洋,绘画最初的目标是创造形体——有体积的形。然而它的工具却是绝对限于平面的。在平面上求立体,本是一条死路。浮雕的运用,在古代比近代来的多,那大概是画家在打不开难关时,用来满足他对形体的欲望的一种方法。在中国,“画”字的意义本是“刻画”,而古代的画见于刻石者又那么多,这显然告诉我们,中国人当初在那抓不住形体的烦恼中,也是借浮雕来解嘲。这现象是与西方没有分别的。常常有人说中国画发源于书法,与西洋画发源于雕刻的性质根本不同。其实何尝有那样一回事。
-
民间美术融入高等美术教育的途径与价值研究
-
作者:
朱建峰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研究
民间美术
高等美术教育
原始文化
中国文明
中国当代
教育现状
彩绘陶器
-
描述:
一当代民间美术与高等美术教育现状中国的民间美术历史十分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文明的源头。在原始文化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的岩石壁画与彩绘陶器,这些原始的民间美术成果蕴含着先民对生命、自然的敬畏
-
浅谈高校美术馆的价值与建设
-
作者:
景亭
许玮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人类文明
重大意义
艺术作品
艺术博物馆
高校博物馆
艺术史
美术馆
视觉艺术
艺术批评
-
描述:
人类文明极重要的一种载体。"干载寂寥,披图可鉴",我国南朝时的画家谢赫早在十五个世纪之前就感叹于图像对于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而在遥远的时空彼端,英国19世纪的艺术批评家约翰拉斯金同样雄辩地指出了艺术在承载
-
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选
书法作品
毕业生
雕塑作品
明代戏剧
群体记忆
美术学院
耶利米哀歌
1995年
汤显祖
-
描述:
1995年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生作品选
-
刘开渠雕塑文摘(论泥塑基本练习)
-
作者:
林文霞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概括能力
制作步骤
造型能力
第一印象
刘开渠
明暗变化
组织能力
体积感
明暗关系
基本练习
-
描述:
一、对泥塑基本练习应有的理解(一)基本练习的目的:(1)了解人体的结构、动作变化和性格的规律。(2)锻炼观察能力、概括能力、组织能力、造型能力和熟练地使用雕塑材料的能力。(3)学习制作步骤,解决
-
水彩·初心——陈希旦艺术作品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伯明翰
中华艺术
层次感
艺术作品展
水彩艺术
潇洒自如
中国籍
-
描述:
近日,“水彩·初心——陈希旦艺术作品展”于中华艺术宫开幕。陈希旦先生是我国著名水彩画家、上海全华水彩艺术馆馆长,英国伯明翰水彩画会中唯一一位中国籍会员。自1956年起大量作品在全国性、国际性展览中
-
《纯绘画方略》——评隋军的风景写生
-
作者:
夏葆元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伯明翰
中华艺术
层次感
艺术作品展
水彩艺术
潇洒自如
中国籍
-
描述:
假若我们谈论隋军的风景画,就等于涉及到一个纯绘画的命题,这是一个大而无当深奥的论题,曾被广泛而过度地议论过;其间充斥了太多的观念和那么多的杂碎和花哨……然而再多的穿凿附会都未能解求知者之惑,但要是略看几幅隋军的风景写生,这些关于绘画定义的前嫌中的一部分,相信定能得以冰释和理解。隋军的油画风景写生和他的艺术实践,就是心地纯正而心无杂念地直面眼前的景物,
-
肖谷在寻找东庄
-
作者:
路勇
来源:
新民周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家园
明代文人
东庄
精神寄托
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文人
沈周
艺博会
中国文人
油画
-
描述:
校园内,这里曾经是江南文士经常聚会、吟诗、酬唱、品茗的极妙之处。五百多年前明代文人画家沈周为"东庄主人"吴宽画过24幅《东庄图》,流露出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与理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