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6804 条
-
汉字,流光溢彩的瑰宝
-
作者:
杨益茂
来源:
刊授党校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字
中华文明
远古
文字
-
描述:
在五彩斑斓的文字世界,汉字是一枝独特的奇葩。它萌生于远古,茁壮于后世,虽经历沧桑而傲然屹立。它可存国之骨、蕴民之魂,承载中华文明,焕发美丽青春。
-
揭秘“四五运动”第一篇悼词
-
作者:
史义军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
清明
运动
浮雕
悼词
-
描述:
“丙辰清明的第一声呐喊” 1976年3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浮雕上面,被人贴上了一篇悼词。这是丙辰清明前第一篇贴在纪念碑上的悼词。浮雕上放置了一个洁白的花圈,有29人签名。悼词不长,现全文抄录如下:
-
略论陶渊明诗歌意象及其人格凸现
-
作者:
关爱萍
来源: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凸现
诗歌意象
陶渊明
-
描述:
陶渊明的诗歌平淡自然,真实婉转,浑厚玲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诗中的很多具体意象(如鸟、云、菊、松、酒等)都有其深刻的象征隐喻意义,寄托着诗人的理想和情操,是诗人人格的再现。但若将“鸟、(云
-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
作者:
柴焕波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顺土司
老司城遗址
明代
湖南永顺县
-
描述:
1995年以来,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街道区、土司墓葬区等。出土遗物有建筑材料和青花瓷等。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
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
作者:
崔勇
来源:
考古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广东汕头市
南澳Ⅰ号
明代
沉船
-
描述:
2010年47月,对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发现的船体纵长约27米,有17道隔舱板和16个隔舱。发掘出水各类遗物1万余件,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应为漳州窑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产品,沉船所属年代与此大致相同。"南澳Ⅰ号"沉船的发掘为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
广东南雄县发现一座明墓
-
作者:
雷时仲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成
层拱
长方形
首次发现
明代
普查
泥浆
青花
文物
广东南雄
-
描述:
1983年4月,广东南雄县文物普查队在全安公社荷塘大队麦家巷发现一座明代青花碗葬墓;墓的结构,用长方形砖平砌一层拱,再用青花碗(碗口向下)规则地排列成十多行复盖在砖上面,再用石灰砂泥浆合成。墓向南北,长2、宽1.2米、由于该墓已破坏,遗物不多(图一)。
-
云南建水窑的调查和分析
-
作者:
葛季芳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堆积层
窑址
明末清初
水窑
青花瓷
调查
花器
窑烧
云南建水
工艺
-
描述:
窑分上、中、下窑,上窑烧石炭,中窑烧细陶,下窑烧土器。细陶的烧造可能在明末清初兴起。但是在村里的张家沟后山散布着许多青花器,时代上看,比刻填打磨细陶的时间早。于是我们到张家沟进行了考察,发现村子附近及后山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窑址废
-
云南禄丰发现元明瓷窑
-
作者:
李康颖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文物调查
禄丰县
元末明初
标本
造型特征
元代
瓷窑遗址
青花
龙井
-
描述:
窑。在对两窑的调查中,我们采集了一些标本,通过观察和对比认为,两窑的烧造年代都属于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现将两窑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一、白龙井窑该窑为笔占于1986年9月11日到仁兴镇炸文物伪查时所发
-
云南玉溪元末明初龙窑的发掘
-
作者:
苏伏涛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足径
青花瓷器
龙泉窑
元末明初
古窑址
云南省
发掘
玉溪市
着色剂
-
描述:
玉溪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其地势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玉溪河发源于东,流向西南,全长140公里,在境内约55公里,河源出自江川县普妙山,经玉溪流入峨山县。在元末明初,玉溪窑因用当地出产的钴土矿为着色剂
-
福建漳浦县古窑址调察
-
作者:
梅华全
来源:
考古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壁
窑址
青花瓷器
漳浦县
福建
内壁
青瓷
公路
明代
刻划
-
描述:
1982年底,我们根据漳浦县万安农场技术员林敦仁同志的报告,在该县石榴公社坂龙大队坪水山区调查发现了一处明代青花窑址,同时考察了沙西北旗、赤岭南山、城关英山等三个白瓷和青瓷窑址,采集了一批瓷器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