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景德镇瓷板画的艺术魅力
-
作者:
老瓷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艺人
绘画方法
景德镇
瓷板画
清朝中期
陶瓷艺术
中国画
明清时期
艺术魅力
-
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品种当中,当属瓷板画尤为突出,它始于明清时期,民间曾把它镶嵌在屏风、柜门、床架等处用于装饰, 清朝中期一些民间艺人,他们运用中国画中浅降彩的绘画方法进行临摹和创作,开创了瓷板画的先河
-
基于ARM的智能节能照明系统设计
-
作者:
谢永
许炜
王新勇
来源: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线
远程控制
ARM
智能照明
-
描述:
文章在分析路灯管理部门需求的基础上,对道路照明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道路照明管理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明确定义了照明区域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系统工作模式;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
-
明万历五彩婴戏缠枝莲纹瓶的修复
-
作者:
江员发
来源:
文物修复与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美学特征
装饰纹样
明万历
修复过程
艺术风格
陶瓷修复
古瓷
窑口
科学研究成果
-
描述:
每一片需要修复的古陶瓷都有它的烧造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以及当时的制瓷规模、种类、工艺等的演变与发展特征,这些构成了古陶瓷修复件的“DNA”基本信息。在对这些古陶瓷修复件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吸纳烧制这些古陶瓷窑口的考古学和古瓷科学研究成果,就烧造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全方位掌握,结合理论与实物对其胎土、釉色和装饰纹样等进行艺术风格与科学数据的分析,从而知悉该修复件的造型、装饰的美学特征与艺术风格等全面信息,这样进行修复的结果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修旧如旧”
-
《秋硕图》
-
作者:
吴兰芳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美学特征
装饰纹样
明万历
修复过程
艺术风格
陶瓷修复
古瓷
窑口
科学研究成果
-
描述:
《秋硕图》
-
《青花分水“轮”》
-
作者:
於彩云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美学特征
装饰纹样
明万历
修复过程
艺术风格
陶瓷修复
古瓷
窑口
科学研究成果
-
描述:
《青花分水“轮”》
-
陶瓷艺术在生活中存在的价值
-
作者:
汪涌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景德镇
战国时期
考古发现
人类生活
陶瓷艺术
艺术创作
价值
-
描述:
陶瓷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最具代表的劳动艺术创作的成果。来源于劳动的陶瓷艺术无疑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存在。中国是瓷器之国,景德镇是瓷器的故乡。据清代无名氏所著i南窑笔记》云:“景德镇
-
论明清时期浮梁的茶史茶文化
-
作者:
蔡定益
来源:
农业考古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业考古》
《广东茶业》
茶叶生产
茶史
茶文化
明清时期
陶瓷茶具
浮梁
-
描述:
浮梁在中国历史上是茶业兴盛之区,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但目前尚未见较为全面深人论述明清时期浮梁茶史茶文化的研究成果。黄崇焘前辈的论文《“浮红”史考略》(《蚕桑茶叶通讯}1987年第4期)、《浮梁茶叶
-
远播海外的德化窑青花盘
-
作者:
连宏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装饰图案
景德镇
德化
花盘
明代
中国南海
装饰艺术
沉船
东方艺术
-
描述:
德化位于福建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德化瓷业始于唐,烧成青瓷;兴盛于宋元,以青白瓷为主;明代创烧成功的象牙白瓷,如脂似玉,号称"中国白",瓷器神仙人物造像,享有"东方艺术明珠"的荣誉。清代,德化窑大量生产青
-
瓷画解读:“丙吉问牛“图
-
作者:
杨俊艳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窑
解读
丙吉
长沙窑
瓷画艺术
牛
金元时期
元明清时期
-
描述:
中国瓷画艺术兴起于唐代长沙窑的青瓷釉下彩绘,后经金元时期磁州窑为代表的北方白地黑花及南宋至元时期吉州窑白地褐花艺术的不断发展,至元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与各式釉上彩绘层出不穷,后来居上
-
收藏与鉴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作品
江西省
轻工业
艺术中心
陶瓷研究
美术师
学会会员
工艺美术
明陶瓷
-
描述:
徐智明陶瓷艺术作品选登/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徐智明,1967年生于景德镇。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现就职于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作品多以山水、花鸟、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