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日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5 条
-
苍劲凝练 峭拔奇崛
-
作者:
徐成
曹慧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生产
于春明
瓷杯
工艺美术协会
当代生活
日用陶瓷
陶瓷有限公司
精美绝伦
工艺发展
美术工艺
-
描述:
颜承汉兑现了“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铮铮誓言,其作品的总体艺术特征表现为粗犷布势,苍劲凝练,作品质感强烈、峭拔奇崛。 铁画以铁为原料,经红炉冶炼后,再经纯手工锻打、修钻、抬压、焊接、锉边、镂凿、整形、退火及烘漆等技法制成。中国的铁画始于明末清初,融合了国画的神韵与雕塑的立体美,展示了钢铁的柔韧和延展性,是一种独具风韵的铁冶丹青。
-
墨山浮雕
-
作者:
鸿飞
来源:
大众商务(创业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量
耐腐蚀
立体感
在制品
物件
生活日用品
浮雕
表面
轻工
-
描述:
墨山浮雕是一种带浮雕效果的艺术制品。它属于轻工、生活日用品领域。其特点为立体文字或仿浮雕物件被镶嵌在制品材料中。制品表面平整,而视觉却似鼓凸在表面,立体感很强。产品内在性能:质地坚硬强度高、耐冲击、重量轻,便于携带运输及悬挂。不怕风吹雨淋、日晒、耐腐蚀。[第一段]
-
浅谈老年消费群体对日用瓷外观设计的情感化需求
-
作者:
袁洁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青釉
装饰纹样
老年消费
釉上彩
日用瓷
外观设计
情感化
老年型人口国家
装饰手法
壶身
-
描述:
引言专家统计得出:中国目前约有1.34亿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中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并以年均3.2%的速度递增。在2000年至2010年间,中国成为典型的老年型人口国家,所以老年消费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强大的消费力量。
-
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与消费心理
-
作者:
李净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产品
日用陶瓷
消费心理
-
描述: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陶瓷制品,日用陶瓷设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追求。想要设计出畅销的日用陶瓷产品,需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作为商品生产的日用陶瓷,其产品必须首先经受使用对象(即消费者)的检验,一切形态结构、功能的设计都应以这点为宗旨。
-
设计公式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
徐滢
曹鸿安
来源:
中国文艺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应用研究
日用陶瓷
设计公式
-
描述:
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具有非常深刻的文化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设计公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陶瓷产品智能化发展进程。本文第一部分讲述了日用陶瓷设计中功能与形态的意义,分析
-
景德镇民办博物馆纷纷精彩亮相
-
作者:
叶道明
赵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民办
陶瓷品
现代陶瓷
新机遇
日用瓷
文博事业
新挑战
发展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今年瓷博会期间,我市由民间创办的各个博物馆相继开馆。记者于10月19日下午3时来到风景路55号参加"十大瓷厂"博物馆开馆活动日,亲眼目睹了这次活动的盛况,并来到博物馆扫描了馆藏陶瓷品,感受到了我市民办博物馆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发展文博事业的喜人景象。
-
设计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当代日用法蓝瓷为例
-
作者:
吴秀梅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性
法蓝瓷
日用陶瓷
陶瓷设计
设计艺术
民族性
-
描述:
在当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冲击着日用陶瓷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但日用陶瓷产品具有既环保又美观耐用的特点,在人民的日常居家生活中还是作为首选之一。而日用陶瓷
-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瓷都赏瓷
-
作者:
瓷都晚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瓷
艺术瓷
中国香港
霍震霆
陶艺家
参观访问
瓷都
日用瓷
国际奥委会主席
托马斯
-
描述:
8月28日上午,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携同夫人亲临公司参观访问,感受红叶国瓷风采。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香港奥委会主席霍震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市长颜赣辉、副市长熊皓等陪同参观访问。巴赫主席在公司董事长王耀的引领下,首先参观
-
实现“瓷都梦”的有效之举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生产
御窑厂
产业转型升级
艺术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
日用陶瓷
瓷都
瓷业
世界陶瓷
中外宾客
-
描述:
《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由景德镇御窑厂创制的明代三朝2 9 7件(套)瓷器文物,犹如2 9 7位形象大使在首都北京向中外宾客展示古镇靓丽身姿,诉说瓷都千年辉煌。这是我市重塑古镇形实魂,再创瓷都新荣光的具体行动和有效举措。
-
天宝龙窑:老窑焕发新光彩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史
陶瓷生产
鹅湖镇
陶瓷艺术家
龙窑
陶艺界
城市建设
日用陶器
依山
老窑
-
描述:
龙窑,是宋代景德镇的典型瓷窑,依山而建,半凸地表,黑檐泻地,其形若龙,因以名之,在景德镇陶瓷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由于城市建设、生产方式改变等原因,原有的一些陶瓷生产遗址现已不复存在,但天宝龙窑在当地政府和陶瓷艺术家的妥善维护中保存下来。那么,天宝龙窑近况如何?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