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日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5 条
-
天兰色釉悬式絕緣子
-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瓷避雷器
年份:
197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化焰
隧道窑
颜色
兰色釉
色料
烧成
悬式绝缘子
日用瓷
配方
浅灰色
-
描述:
在国际市场上有天兰色釉电瓷,国外客户要求供应浅灰色XP-7、XP-7C悬式绝缘子等产品。为此,我们开展了彩色釉悬式绝缘子的研究试制工作,以满足出口产品的需要。以上两种色剂受焰性影响较大,在日用瓷中采用氧化焰气氛烧成,其颜色鲜艳、美观
-
浅析当代设计理念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
-
作者:
蔡玲玲
来源:
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理念
日用陶瓷产品设计
细腻
-
描述: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好的设计理念可以给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细腻''正是这一观点的具体体现.
-
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
-
作者:
张文娟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感
日用陶瓷
趣味性
-
描述:
日用陶瓷的设计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日用陶瓷的选择上,从以往对功能性的要求转变为侧重于情感的交流.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
-
论点、线、面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
作者:
熊菁菁
代青全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点、线、面
日用陶瓷
装饰
-
描述:
日用陶瓷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的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方便,同时还起着美化生活的作用,对人们的精神和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日用瓷更适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就要在装饰上不断的探索。点、线、面作为装饰中最
-
清末民国的潮州“枫溪大窑五彩”
-
作者:
李炳炎
来源:
收藏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末民国
景德镇
新品种
光绪时期
日用瓷
生产历史
明清时期
潮州
-
描述: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明清时期,潮州的陶瓷产区主要分布在高陂、枫溪、九村、惠来等地,产品主要为日用瓷,也用以外销。清末光绪时期,景德镇古代瓷业生产“回光返照”,从品种、产量等方面又有新景象。潮州枫溪瓷产区在外销的刺激下,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烧了枫溪大窑五彩新品种。
-
陶瓷产业变局:江西的机会与挑战
-
作者:
张坚
余莉娅
来源: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头企业
陶瓷产业
高安
陶瓷行业
景德镇
建筑陶瓷
日用陶瓷
中小陶瓷企业
江西
佛山
-
描述:
陶瓷产业变局,给了江西陶瓷行业发展最好的机会,然而徐结强却认为这种机会稍纵即逝,因为全国有180多个城市正在争夺陶瓷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在去年陶瓷行业的洗牌之中,江西仍是收获最多的。当记者问及江西陶瓷行业是否能重新崛起时,徐结强认为,从江西来说,可以有这种说法。从高安来说,这种趋势体现的更为明显。
-
国产陶瓷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三大差距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产
总产量
国际
出口
陶瓷生产
水
差距
日用陶瓷
-
描述:
目前,国产陶瓷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大国地位,但从总体水平上看,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产陶瓷究竟差在哪里?差距之一:外观和品种我国是目前世界主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日用陶瓷总产量约占
-
振瓷都声誉 创一流水平——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瓷都景德镇杯”日用陶瓷精品大奖赛综述
-
作者:
熊钢如
熊汉中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制作
餐具
陶瓷学
大奖赛
日用陶瓷
日用瓷
精品
振兴瓷都
景德镇陶瓷
二等奖
-
描述:
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于今年(1991)的金秋十月隆重举行。这届国际陶瓷节围绕着“振瓷都声誉,创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首届陶瓷节的成果,打一场以日用瓷为重点的质量、品种
-
废瓷粉在日用细瓷釉中的应用
-
作者:
徐乃平
缪松兰
夏光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废瓷粉
釉料配方
釉
日用细瓷
坯釉适应性
-
描述:
在日用细瓷釉中大量引入废瓷粉,研究表明,在1350°C左右烧成的废瓷粉的最佳用量为40~50%,且可以改善日用细瓷釉的性质,提高釉面质量。
-
浅论现代日用瓷造型与装饰
-
作者:
辛夷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日用陶瓷
造型
装饰
-
描述:
,积极地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和人们多种层次的物质精神需求,设计出为现代人所需求的日用陶瓷产品。1 日用陶瓷造型与装饰的关系日用瓷造型与装饰的完美结合,是很重要的问题。装饰对于日用瓷造型来说,犹如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