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日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5 条
-
首座落户景德镇的中温氧化焰日用瓷辊道窑
-
作者:
王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温氧化焰
辊道窑
日用瓷
-
描述:
文章对景德镇首次引进的中温氧化焰日用瓷辊道窑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与景德镇传统的老式隧道窑进行了比较。
-
也谈轻工系统大专教材《陶瓷工艺学》
-
作者:
杨物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升温速度
长石
素烧
日用瓷
二次烧成
大专教材
石灰釉
陶瓷工艺
-
描述:
似应酌情增述我国日用瓷传统釉料的种类(如石灰釉、石灰—碱釉、长石釉等)及其特性。根据文献记载和解放后对我国历代瓷胎釉的研究表明,石灰釉是我国南方瓷区(如景德镇)自唐代以来沿用并不断改进提高的一种釉
-
抓“菜篮子”管见
-
作者:
赖冬初
来源:
企业经济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农贸市场
景德镇
日用工业品
南昌市
国营商业
蔬菜供应
升降幅度
价格水平
平均价
价格总水平
-
描述:
吞吐调节.3、有的国营菜场丢掉主业改行经营日用工业品,达不到经营量占市场总量1/3的要求。4、有的地方对菜田面积
-
供御鹧鸪斑建盏的新发现:黑点鹧鸪斑
-
作者:
陈显求
孙建兴
来源:
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日用陶瓷
釉
-
描述:
供御鹧鸪斑建盏的新发现:黑点鹧鸪斑
-
发展中的泰国陶瓷工业
-
作者:
颜石麟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陶瓷厂
生产能力
景德镇
陶瓷生产
制造业
日用陶瓷
人均国民收入
陶瓷工业
发展
-
描述:
泰国古称暹罗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中部,全国面积仅513,115平方公里,约5,000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约占75.8%。近半个世纪中,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在稳定地向前发展,一九八五年人均国民收入已达1,200美元,仅
-
陶瓷质红外线干燥器的试制总结报告
-
作者:
张熙年
黎吉厚
周学顺
来源:
瓷器
年份:
196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面温度
干燥坯体
功率因数
幅射
红外线干燥器
烘房
日用瓷
废气循环
干燥工艺
对流干燥
-
描述:
本文着重以陶瓷质辐射体发出的红外线为热源并采用废气循环试制的干燥器对日用瓷干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辐射一对流干燥对薄壁日用细瓷有良好效果。当干燥器内温度为60℃左右、风速在1.87米/秒、辐射
-
广东石湾古窑址调查
-
作者:
陈智亮
来源:
考古
年份:
197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产基地
陶瓷生产
美术陶瓷
调查情况
石湾窑
日用陶瓷
古窑址
口径
广东省佛山市
广东新语
-
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向以生产陶瓷著名。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历史上石湾产品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陶瓷产量及出口量也曾仅次于江西景德镇而居全国第二位。由于石湾的陶瓷生产有一定的地位,晚清以来,不少人对它作过研究,但关于石湾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陶瓷,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始于元明,有人认为始于南宋,梁照夔的《石湾陶瓷考》认为始于晋代。1976年,石湾镇革委会组织石湾镇史的编写,其中对石湾生产陶瓷的古代窑址(图一),作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工作,参加这一工作的,有石湾镇工人
-
下厂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瓷器
年份:
196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管机关
陶瓷
少数民族地区
日用瓷
画面
教育培养
修改设计
生产服务
生产工人
生产单位
-
描述:
我们11个搞陶瓷装饰设计的同志,在所党委的组织和教育培养下,本着下楼出院的精神。从开春以来,先后分四批在景德镇新平、新华、红旗、彩合等瓷厂进行了蹲点调查和下厂设计。几个月来,共设计内外销日用瓷大路
-
实现景瓷出口重大突破
-
作者:
曾欣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出口总额
世界经济
国际市场需求
日用陶瓷
国际陶瓷市场
重大突破
日用瓷
发展变化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近一个时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地区陶瓷市场也随着正在发生新的许多变化。从当前我公司外贸所起得的国际市场动态来分析,九十年代国际陶瓷市场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列方面的特点: 1
-
扁平陶器制品的喷釉
-
作者:
M·惠特莫尔
朱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7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回收系统
低浓度
烧成
装置
设备
喷釉
喷枪
全过程
日用陶瓷工业
-
描述:
日用陶瓷工业近几年来已迅速发展:出现了每小时生产2500件以上的多头成型机;焙烧技术的改变,使烧成全过程的时间减少为4个小时;陶器在本烧隧道窑中明焰无钵烧成的使用。所有这些都要求对落后的施釉方法加以革新。本文介绍的这台喷釉设备,已在生产中使用了三年半,在此期间设备经过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