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折】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倾斜角沉积技术制备ZnS双折射雕塑薄膜
-
作者:
王素梅
贺洪波
邵建达
范正修
来源:
中国激光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薄膜
雕塑薄膜
双折射
倾斜角沉积
-
描述:
厚度逐渐变小,但仍然大于余弦曲线显示的理论厚度。根据偏振光垂直入射时薄膜的透过光谱计算了不同角度沉积的薄膜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结果显示当倾斜角度为75°时,薄膜的双折射效应最显著,此时Δn=0.044。
-
都市素描组诗
-
作者:
付业兴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苍白
折射
影像
心房
灯光
逃避
终点
音乐
微笑
-
描述:
深处,单纯的梦幻,折射出五彩斑斓;性感的女人,放纵着真实而阴险的诱惑。久违的阳光,长出女人的心房,美丽的微笑,像一件破旧的胸衣,永远晾在僵直的长裤和破旧的外衣上。迷途的人,走在永无终点
-
日本开发出新型高压注浆模具
-
作者:
邹秀娟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折强度
耐热性
成型
石膏模
新型
开发
高压注浆
模具
孔径
陶瓷原料
-
描述: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新型陶瓷原料开发出一种高压注浆模具。据介绍,传统陶瓷注浆模具多采用石膏模。由于它耐热性低,表面孔径大、易阻塞、抗折强度低,不适合用于高压注浆成型。新型模具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采用
-
论现代褶裥绣的造型原理与方法
-
作者:
许可
吴静芳
来源:
设计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褶裥绣
传统褶裥绣
造型原理与方法
折叠
造型原理
连接
现代
褶裥
现代褶裥绣
应用
-
描述:
褶裥绣,俗称布浮雕或布的平面立体化造型。褶裥绣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本文重点比较和论述了现代褶裥绣与传统褶裥绣的不同造型原理及方法。本课题研究属于造型方法论的理论研究的尝试。[著者文摘]
-
老戏重排绽新彩——记舟山小百花贺岁越剧《双狮宝图》
-
作者:
李莉
来源:
戏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折射
世态
善与恶
越剧
-
描述:
老戏重排绽新彩——记舟山小百花贺岁越剧《双狮宝图》
-
纪念性雕塑的成果——评《"历史转折"组雕》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历史人物
毛泽东
张闻天
浮雕
玻璃钢
历史转折
周恩来
邓小平
纪念性雕塑
-
描述:
这里所称的《"历史转折"组雕》更确切地说是《"遵义会议"组雕》(下文一律简称为"组雕")。"组雕"又分为园雕和浮雕两个部分。其中园雕六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博古等六位历史人物塑像
-
站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界线上的罗丹
-
作者:
陈芳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转折时期
承前启后
西方
艺术形象
高峰
罗丹
20世纪
米开朗基罗
历史影响
情感表现
技法
雕塑家
19世纪
界线
生命力
-
描述:
如果说菲狄亚斯是西方雕塑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米开朗基罗是第二座高峰,那么,罗丹则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第三座高峰。继罗丹之后,西方虽然出现了布德尔、马约尔、亨利·摩尔等雕塑家,但就总体的博大精深和历史影响而言,还不足以形成第四座高峰。罗丹之所以伟大,除了他精
-
明暗交界线简析
-
作者:
郑文华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塑造
相互结合
明暗
表现
形体
结构素描
写生
转折
简析
-
描述:
明暗交界线简析
-
折出五彩世界 手工折纸技巧
-
作者:
弟增智编
来源: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折纸
青少年读物
-
描述:
本书介绍了手工折纸的基本方法和花草,车船,鸟类,家禽,昆虫,鱼类,玩具,服饰,建筑等折纸实例,趣味性,实用性,知识性较强。
-
感动"历史转折"--刘万祺、廖凯新作解读
-
作者:
陈培一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钱绍武
革命历史题材
毛泽东
创作
绘画
纪念馆
历史转折
作品
雕塑
-
描述:
致《雕塑》杂志培一同志: 忽接贵州刘万琪先生来函,寄来为遵义会议纪念馆所创作的《历史转折》群雕照片。我认为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一种成功的探索,相当生动、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艰苦环境和战斗气氛,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