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复活》写给刘宝成雕塑作品展
作者: 石漠   来源: 艺术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感受   《复活》   铁管   玻璃熔炉   雕塑作品   水彩画   五年间   玻璃厂   炉里   艺术学校  
描述: 刘宝成到北京三个年头了。在潍坊时,他任教于一个艺术学校,在绘画领域内涉猎广泛,曾画得一手精细的水彩画。94年,95年在雕塑系进修。后来就在北京漂着。 他的经历大约是有些曲折的。他说自己曾在一家玻璃厂
欢乐的琴弦:悼油画家列阳
作者: 潘丁丁   来源: 新疆艺术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   水彩画   小提琴   列阳   现代派   四十年代   新疆画院   琴弦   油画  
描述: 欢乐的琴弦:悼油画家列阳
茶烟琴韵话茅翁
作者: 钱凯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   茅以升   业余生活   毛主席   兴趣   事业   五彩缤纷   休息   祖国   工作  
描述: 排除个别例子,但这决不具代表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会生活,就不会工作。不少事业轰轰烈烈、如日中天者,其业余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
燥裂秋风润含春雨——傅抱石《镜泊飞泉》品析
作者: 张纵   来源: 江苏政协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水彩画   中国传统   江苏省   绘画技巧   师古   美术史   中国当代   傅抱石   中国美术  
描述: ,其"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镌铭於心而自裁一格,将水彩画的写生特点与我国古典诗意相契合,画面寓蕴着一位诗人的风骨气韵,用笔如破帚
“泥人张”彩塑艺术
作者: 张铜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传统文人   彩塑   题材选取   精神内涵   古代雕塑   现实生活   泥人   雕塑艺术   艺术个性  
描述: (一) 泥人张是我国天津著名民间彩塑艺术世家。自第一代创始人张明山8岁(清道光年间)从艺至今延续160多年,相承五代,在国内外屡获殊荣。泥人张彩塑艺术的出现是继唐代彩塑发展巅峰之后,在清代的一次复兴
油画《遐思》的创作过程
作者: 杨东平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相组合   含蓄深沉   女性服装   色彩关系   二次创作   创作过程   女主人   绘画特点   油画   色彩特征  
描述: 油画《遐思》的创作过程杨东平油画《遐思》是我近期完成的新作,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我平时休闲爱拉小提琴,一天,拉完一曲《沉思》,我独自持琴站在窗口休息,心里腾起一股创作灵感:假如用油画来表现这种情思岂不更好吗?我决定给想画的这幅油画作品取名...
谈油画风景写生及其色彩属性
作者: 伊尔·赵荣璋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色彩关系   艺术家   风景写生   现实生活   表现形式   主要形式   绘画形式   色彩属性   油画创作  
描述: 油画风景写生是油画创作的主要手段;是艺术家体验现实生活表现大自然风貌的主要形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主张把画架支向户外,到大自然当中去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当中去,那里有艺术家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情系九月:油画《九月》创作杂谈
作者: 刘昇炬   来源: 美术向导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生活中   构思   色彩   画面   新疆   喀什   艺术语言   技法运用   油画创作  
描述: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20年钟情于绘画,锲而不舍。我长年四处奔波,总想寻找各种各样的色彩与旋律,表现新疆的生活,在生活中寻求自己的艺术语言。我并不热衷于炫耀空间技巧,而是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美,我的画趣不在笔触刀痕、技法运用,而着眼自然与
壁画
作者: 姬德顺   来源: 美术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欧洲文艺复兴   现实主义风格   法老   自然流畅   艺术   色彩   敦煌壁画   古埃及   浮雕壁画  
描述: 壁画;以及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构图巧妙多变、色彩浓重、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又或者是欧洲文艺复兴期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庭壁画;或近现代迪埃
汉译英形象的保留与接受
作者: 崔永禄   来源: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明节   翻译理论   中国文化   文化交流   等效原则   民族文化特征   文化色彩   各民族   译文读者   汉译英  
描述: 简单地形式地追求等效的.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是民族特有的风格.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民族的心理.各民族之间共有的东西,重迭的东西,是各民族勾通交流的基础;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所以五彩斑斓,却正是因为有了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有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文化交流有了必要.抹杀了民族文化特征也就无所谓交流.
< 1 2 3 ... 7 8 9 ... 20 21 2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