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577 条
-
五彩金银配色手册 100%
-
作者:
姜明编
来源: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手册)
配色
学科:
色彩(学科:
-
描述:
本书为配色手册,以金、银、专色为主调,进行五彩搭配的金、银色,是美术设计、印刷等领域的工具图书。
-
世界观赏石中一朵奇葩——雨花石
-
作者:
李世行
来源:
地球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赏石
多彩
雨花石
世界
-
描述:
雨花石绚丽多彩,千姿百态,被誉为"石中皇石"、"天赐国宝",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 雨花台,古称石子冈、玛瑙冈、聚宝山,位于南京南郊中华门外.相传南朝梁代天监年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说法,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坠落,此石子冈故名"雨花台";而这些坠落的天花落地后都化作色彩斑斓的五彩石,就是雨花石.
-
巧添"色彩"出华章
-
作者:
张志礼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文
启智
语言描绘
表示颜色
象化
色彩语言
词语构成
独特作用
陶情
视觉美
-
描述:
文章中的色彩,是作者运用精美的色彩语言描绘和表现出来的。所谓色彩语言是指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构成的语言,是作文中一种具有视觉美的形象化的语言。运用奇妙的语言创设出五彩斑斓的色泽,无疑能对读者产生赏心悦目、陶情启智的独特作用。
-
雨花石的记忆
-
作者:
靖雨宸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瑙
收藏家
雨花台
缠丝
酱红
玉石
五彩缤纷
砾石
雨花石
石头
-
描述:
的 玉石、玛瑙之类,没有那种奇诡变幻的缠 丝,它的颜色也只是以暗淡的酱红为主, 谈不上五彩缤纷或是明亮润泽,再加上它 表面那一道道刺目的裂痕,更让十分挑剔 的大家们忽视了。这也难怪它要被扔在一 二元一块的大水盆里,几乎算是弃物了。
-
五彩腕带流行风
-
作者:
梦里花开
来源:
电脑爱好者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腕带
颜色
蓝色
色彩
开始流行
时尚
慈善事业
麦当劳
塑胶
阿姆斯特朗
-
描述: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北京街头刮起了一阵腕带风,红、橙、黄、绿、蓝,青年男女们佩戴着五彩斑斓的励志腕带,给这个夏天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就连我这个一向对“时尚”不感冒的人,也经不住MM的谆谆诱导,戴上
-
执著拓荒者的艺术追求:江西省工节美术大师宁勤征印象
-
作者:
昕缘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温
彩瓷
江西省
瓷坛
青花
美术
景德镇
工节
艺术家
新生代
设计创作
印象
颜色釉
陶瓷艺术作品
-
描述:
宁勤征是当今景德镇瓷坛独自开创釉下青花刷花,高温亚光颜色釉装饰,高温彩瓷艺术的实力派陶瓷艺术家,近年来他设计创作出的一系列宁勤征式的陶瓷艺术作品,都被美术界所推崇,被社会所接受,被市场所青睐,这也使他成为当今景德镇瓷坛所公认的新生代领军人物。
-
从具象到抽象演变的一个民间艺术范例: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婴戏纹演变过程的考察
-
作者:
曹建文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造型与纹饰
青花斗彩
天青釉
景德镇
官窑瓷器
成化官窑
《聊斋志异》
景德镇陶瓷
宣德
-
描述:
从具象到抽象演变的一个民间艺术范例:景德镇明代民间青花婴戏纹演变过程的考察
-
神秘色彩演绎成熟魅力
-
作者:
高岭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行业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晕染
粉底
成熟魅力
色彩
化妆
肤色
-
描述:
蓝色一直是代表忧郁的色彩,而黑色则传递着神秘的气息。为了突显模特本人成熟且感性的气质,我选用了比肤色更深一些的粉底,并在晕染上强调了颧骨的立体感,以及鼻侧影的加强,使妆面略带欧洲风情。
-
快乐天使在巴黎:2005春夏巴黎高级成衣周
-
作者:
李春菁
WilmaLagarrigue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
色调
配饰
黑色
春夏
调粉
巴洛克
调配
粉彩
成衣
-
描述:
这个季节的巴黎是寒冷的,但行走在巴黎T台上的模特是幸福的,因为她们在分享着冬季里快乐的春夏。2005春夏巴黎高级成衣色彩洋溢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色彩上特别注重粉彩的应用,黑色重新回归,但绝不是流行
-
浅绛彩瓷器漫谈
-
作者:
郑莲珍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勾画轮廓
彩瓷
陶瓷生产
中国绘画史
中国画
黄公望
中国古陶瓷
粉彩
瓷器
-
描述:
中国古陶瓷源远流长,在八千多年陶瓷生产的历史长河中,陶瓷术由原始到成熟而后不断提高,至清代达历史高峰。浅绛彩即为其中重要品种之一,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一反传统的艳丽、厚重,一时间风行全国,在中国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