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彩】搜索到相关结果 1370 条
-
彩绘与三彩:浅析色彩缤纷的四川邛窑古陶瓷
-
作者:
李铁锤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
乳浊釉
色彩
四川
古陶瓷
唐三彩
唐代
釉下彩
化妆土
研究探索
-
描述:
邛窑是四川最负盛名的古代陶瓷窑群,它最重要的窑群——十方堂窑位于距成都约80公里的邛崃市临邛镇南河乡十方堂村。十方堂窑是邛窑诸窑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创烧于南朝晚期,盛烧于唐至五代,终于宋。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后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后经80年代的几次发掘,己知遗址东西长530米,南北宽210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由
-
青瓷釉下彩绘的宗教色彩
-
作者:
李绍斌
陈永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徒
青瓷釉
彩绘
专题报道
宗教色彩
道教
纹饰
釉下彩
孙吴时期
出土
-
描述:
,有史以来第一件青瓷釉下彩绘带盖盘口壶在南京长岗村墓葬中出土。这不仅是当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更是整个陶瓷界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因为它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的历史。 一进入21世纪,从南京城内的建筑工地
-
浅谈陶瓷粉彩人物装饰
-
作者:
程缘飞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用笔
综合装饰
表现手法
景德镇
装饰风格
人物画
陶瓷艺术
陶瓷粉
工艺
粉彩
-
描述:
景德镇粉彩瓷,是闻明中外的"四大名瓷"之一,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的喜爱。粉彩瓷画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定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瓷
-
漫谈瓷都玉瓷文化
-
作者:
王怀民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彩绘
宋代
景德镇
先民
材质
文人艺术
陶瓷文化
瓷都
粉彩
-
描述:
作为举世闻名的瓷都景德镇,窑火至今已燃两千年。是景德镇原本并不起眼,隶属浮梁县,名叫新平镇。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并非《浮梁县志》记载不详。从出土文物考证,没见"人面鱼"的雅情,和兵马俑的气势。与悠远的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相比,它不过是一个无法用特定含义的文化概念命名的小弟。
-
沈翠华陶瓷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瓷
陶艺家
人物画
工作期间
陶瓷艺术
指点
粉彩
作品欣赏
学艺
-
描述:
沈翠华1962年生于景德镇,1979年参加工作,在享有盛誉的艺术瓷厂拜师学艺,工作期间虚心好学得到诸多名家指点;其从艺经
-
浓缩善的昭示 演绎美的旋律:谈谈方圆与他的瓷画艺术
-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艺术交叉
艺术家
演绎
瓷画
动物
浓缩
旋律
作品
和谐
-
描述:
的昭示,演绎了美的旋律,刻画了生命的主题。在方圆的作品面前,你会感受到那原野的旷味和升华了的艺术规律,还会不自觉地被一种追寻久远的,逝去的美好情怀牵动着。他的工笔重彩画,特别是走兽系列瓷画作品
-
道内象外 周刚水彩作品集
-
作者:
周刚著
来源:
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水彩画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
描述:
至明;青年时,血气方刚,自以为学会了许多,不知收敛,只是一味地表现;至中年才知不懂含混会成众矢之的,四处碰壁,内外寡合。历练后才知道浑拙的重要,才逐步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有为有成。艺术创作只有透彻形象,才可能感悟到无处不在的自然之“大道”。本书是水彩画家周刚水彩作品集。
-
大师的建筑小品 电话亭
-
作者:
美 谢克尔著
来源: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国
水彩画
作品集
建筑艺术
现代
-
描述:
这是一本有关电话亭的建筑小史。随着手机的普及,可怜的电话亭(Phone Booths)已经慢慢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可是这个小巧玲珑的建筑盒子实在带给我们太多美好记忆,无论是遍布伦敦各处的英式红色电话亭,还是超人用来换装的美式电话亭,都是我们这本书的主角。本书是职业建筑师、漫画家史蒂夫·谢克尔的“大师的建筑小品”系列绘本之一。
-
五彩世界
-
作者:
付廉群编著
来源:
重庆:重庆出版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少儿读物
水彩画
绘画技法
-
描述:
10030309
-
试论粉彩花鸟畫的源泉及创作意境
-
作者:
吴鸿初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结合
花鸟画
乾隆年间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创作
中国画
作品
粉彩
古彩
-
描述:
“粉彩”装饰从清代开始在原“古彩”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形成。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可说是到了兴旺阶段。从大量的资料和实物样品中可以看出清代这段时期,粉彩已不是原有“古彩”的那种用线不分浓淡,用色只靠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