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1008 条
-
奇奇怪怪的艺术画
-
作者:
芮天舒
来源:
课外阅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画
微生物技术
上射
拓画
半自动手枪
创作形式
艺术作品
蒂克
圣雄甘地
微生物学家
-
描述:
"做人要本分,搞艺术要调皮",这句话成了不少艺术家的真实写照。如今,艺术画的创作形式不再是原来诸如水墨、油画等几种固定样式,各种新奇的作画方式接连出现,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也让人耳目一新。活鱼作画
-
关于写意人物画
-
作者:
马兆琳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写意人物画
西方当代艺术
草木荣枯
表现主义
纸本
写意画
色彩构成
线面
审美倾向
-
描述:
中国画分工笔、写意两大类,工笔细腻,写意性情。写意人物画是中国写意画的一个分支。学习写意画很难,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解释什么是意象,很多人把抽象跟意象混为一谈,但看过画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完全是两种表达方式。抽象绘画几乎是没有具体物象的,它们由点线面、色彩构成,具有极强的形
-
视线
-
作者:
阿信
蓝紫
为民
晓丁
李文
矜苓
来源:
中国艺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策展人
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地点
全国农业展览馆
展览时间
当代艺术家
艺术形式
不可知
艺术主题
-
描述:
索尔·勒维特与张晓刚Sol LeWitt&Zhang Xiaogang展览时间:2016年9月28日—11月19日展览地点:北京佩斯北京此次展览展出美国艺术大师索尔·勒维特代表性的雕塑及墙画作
-
大自然的男高音歌唱家——记俄罗斯当代风景画大师谢尔金·瓦列里扬·阿列克谢耶维奇
-
作者:
杨子遥
来源:
中国艺术时空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伯利亚的列维坦
人民艺术家
全景式
户外写生
-
描述:
西伯利亚地处俄罗斯版图的中部,对于很多人而言,这里是亘古无垠的荒原,人烟稀少,遥远、寒冷而陌生。然而享誉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大师苏里科夫就诞生在这片鲜为人知的土地上。在随后的岁月中,这里不断地涌现出许多敏锐而富有思想的艺术家。在这批艺术家群体当中有一位绘画风格上独具个性,艺术构思深邃奇妙的画家。他以其高超的技艺描绘出了自己对大自然内心独特的感受,其色彩浓重而富有魔幻般的意境,充分凸显出了画家卓尔不群的鲜明风格。他就是当代西伯利亚乃至全俄罗斯杰出的画家、俄罗斯人民艺术家谢尔金·瓦列里扬·阿列克谢耶维奇
-
油画空间平面化的创作体会
-
作者:
刘霞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空间
散点透视
平面化
形式感
改变自己
绘画形式
绘画空间
平面性
形式结构
创作体会
-
描述:
画面的空间平面化是指画面的基本形式结构,是采用某一种平面的形式去主观地处理画面空间即在画面上对画面空间做出主观的、抽象的、多样性的确定。利用平面力学的平衡作用主观理智地控制、安排画面空间,使画面更具
-
北京画院2016届油画研修班马琳工作室学员作品
-
作者:
马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醉秋
教学工作
学习经历
艺术道路
马琳
牧马人
北京画院
内心活动
审美价值
创作方式
-
描述:
又一届研修班的同学们要毕业了,回想去年同学们入学时的情景,好像还是昨天,时光匆匆,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与同学们的努力学习形成了这一年的全过程。北京画院油画研修班是以建立学员自身审美价值和独立的创作方式
-
真实与虚幻之间——浅析我的油画创作
-
作者:
杨得聆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似与不似之间
绘画语言
色块
语言方式
创作主题
画面结构
艺术创作
艺术形象
油画创作
不似之似
-
描述:
我一直推崇艺术形象的”不似之似”。”不似之似“说对中国文化学术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齐白石先生对此进一步发挥,他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种艺术语言方式让我很着迷
-
设计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渗透
-
作者:
王霖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国当代油画
张晓刚
色彩的表现
欣赏性
画史
抽象表现主义
油画创作
创作方式
尺寸标准
-
描述:
常规中人们习惯把绘画和设计划分为不同的艺术形态,其中绘画主要是用来抒情表意,极具欣赏性和鉴赏性,而设计重在实用性。另外,在创作方式上存在不同,绘画更具随意性,作者可以徒手随意描绘,而设计必须要有严格
-
我们为什么需要“坦培拉”?
-
作者:
马路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欧洲绘画
绘画材料
技术进步
西方绘画
绘画技法
透明层
红荷
吸油
覆盖式
绘画技术
-
描述:
“坦培拉”(Tempera)不是地名,不是人名,它是一种绘画技法,以含有水、油成分的乳液为媒介剂,有不同的种类。坦培拉是油画(油彩)的前身,许多西方绘画名作都是用坦培拉的材料和方法画的。后来,油画之所以取代了坦培拉,成为欧洲绘画的主要手段,其原因大概离不开“多、快、好、省”的实用原则。油画的操作显然比坦培拉容易,保存也便利得多,其油膜所形成的釉面很诱人,一方面加强了色彩的层次,另一方面由于釉面的透明层所产生的折射,造成了幻觉空间感。有了釉面就像瓷器,没有釉面就像瓦盆。比坦培拉更早的绘画材料胶彩,是水性的,我们现在常用的水彩、水粉属于此类。油画的不可逆、干燥后色层的坚固无疑是巨
-
大卫·霍克尼的观看之道
-
作者:
孙纲
曲含斌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印刷作品
散点透视
立体主义
石园
观看方式
中央美术学院
龙安寺
霍克
英国艺术
大卫
-
描述:
大卫·霍克尼作为“英国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与重视。大卫·霍克尼2015年4月的中国之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月13日大卫·霍克尼在北京大学以及4月16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已验证了这位英国艺术大师在中国的号召力,“一票难求、人挤人”的场面使我们对霍克尼在中国艺术圈里的影响力有了一个新的定位。相比与大卫·霍克尼同时代的艺术家,霍克尼可算是家喻户晓的了。而其声望赖于他精湛的素描、油画、印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