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笔墨与时代——小议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类型化特征
作者: 方圣德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对自由   类型化特征   艺术表现方式   工笔花鸟画   商品经济   笔墨   艺术观念   思想解放  
描述: 一时代的艺术表现方式都有其清晰的时代印记,没有一成不变,世代相袭的艺术,工笔花鸟画亦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思想解放的大潮为各类艺术观念提供
移动式隧道窑
作者: 何劲波   徐惠彬   来源: 砖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形轨道   焙烧   干燥段   隧道窑   冷却段   移动式   移动台   窑体   制坯机  
描述: 移动隧道窑特点是:砖坯不动窑移动,窑体沿直径60m~80m的环形轨道运行。窑体从前到后分为干燥段、预热段、焙烧段、保温段、冷却段,总长约100m~120m。
砖瓦行业如何节能——非真空挤出机成型生产线、一次码烧、中断面平顶干燥窑干燥、双筒中断面平顶隧道窑烧成生产普通砖的热平衡
作者: 姬广庆   来源: 砖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砖瓦行业   能源构成   单位产量能耗   真空挤出机   能源利用率   节约能源   循环经济模式   双筒   废弃物排放   干燥窑  
描述: 、机电效率、油品利用率及能量在企业的流向、单位产量能耗、有效能、能源构成等几方面进行介绍,为制砖工业在循环经济模式中,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提供科学的依据。
隧道窑设计与操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作者: 杨增玲   张玉军   来源: 砖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结多孔砖   轮窑   抗震性能   多斗挖掘机   真空挤出机   锤式破碎机   双级真空挤砖机   孔洞率   原料性能   烧结砖  
描述: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空心砖是节能型墙体材料的一种,主要代替实心粘土砖用于永久性建筑。由于该产品具有自重轻、强度高、良好的承载抗震性能,具有优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走向及教学应对
作者: 王莲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任伯年   意象造型   西方绘画   传统技法   中国画艺术   高等美术院校   艺术形式   表现技法   人物画家  
描述: 本文对目前高等美术院校工笔人物画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探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教学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改变教学模式,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灌输现代理念和新的理论思想,让学生们多接触当代艺术形式以适应艺术的发展。
解读中国当代具象油画蕴涵的时尚性
作者: 施鹏程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具象   视觉审美   油画艺术   装置艺术   写实绘画   日常化   时尚性   传统写实   介入方式  
描述: 当代中国具象油画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时,在创作介入方式、主题表达、视觉呈现等方面体现出浓厚的时尚特征,给观者以新的视觉审美体验。这种时尚性特征表现为"流行"与"经典"的嫁接:"流行"意味着符合当代审美文化的特质(即审美的日常化),"经典"则是价值上的独一无二。
浅谈雕塑艺术中表现的瞬间
作者: 孙洪波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贝尼尼   雕塑作品   掷铁饼者   拉奥孔   热里科   生命在于运动   温克尔曼   罗丹艺术论   艺术形式   雕塑艺术  
描述: 有人认为雕塑艺术完全是脱离在时间之外的。自莱辛·温克尔曼开始,许多艺术学者都认为雕塑与运动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也不赞成雕塑表现运动。然而艺术形式是生命的形式,生命在于运动,雕塑亦是表现生命
论诗与雕塑的时间性问题
作者: 方祝英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表现   艺术长廊   掷铁饼者   拉奥孔   艺术精神   物质材料   论诗   语言文字表达   艺术样式   表达时间  
描述: 诗与雕塑是人类艺术长廊中的两种艺术样式,它们都有一定的时间性,但是在表达媒介和方式上有差异:一方面,诗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时间,雕塑利用物质材料展示时间;另一方面,诗通过承续性描述、表达时间的无限,雕塑则由顷刻性造型指引时间的流动。
摧毁:都市雕塑及其内部空间外翻的视觉冲击文化
作者: 杨乃乔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艺术家   后工业文明   艺术批评家   艺术创造   后现代   物质实体   视觉冲击   当代艺术家   艺术形式   特里  
描述: 怀特里德的作品《房子》是对都市物质性的一次摧枯拉朽的反思。怀特里德通过对都市物质实体的反思,表达了她对房屋内部空间永恒记忆的深刻性。
浅谈基督教精神对哥特式艺术的影响
作者: 李萌   王雅静   来源: 美与时代(下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督教精神   拉斐尔   艺术倾向   高贵典雅   彩色玻璃   艺术风格   哥特式建筑   艺术形式   风格体现   哥特式艺术  
描述: 在欧洲封建的中世纪,作为一种融入了浓厚基督教神秘主义的新颖艺术形式,“哥特式”成为横扫欧洲、风靡一时的最高贵典雅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粗犷、奔放、灵巧的风格体现在建筑、玻璃彩窗、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上
< 1 2 3 4 5 ... 50 51 5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