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作者: 钱遗生   周江凑   来源: 金融与经济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合法性   经营机制   监管形式   基层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   难点   基层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权   解决措施   非现场监管  
描述: 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难点及解决措施钱遗生,周江凑一、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难点从基层中央银行监管实践中发现,当前金融监管工作主要存在六大难点:、监管目标偏差。人民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什么?基层人民银行普遍对此不十分明确,存在偏差,通常我们基层人民银行...
扇风幽幽 文采泱泱
作者: 崔世麟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料   邓颖超   折扇   扇子   牡丹   中国妇女   丝绢   扇骨   花式   开元年间  
描述: 普遍用于纳凉。汉后,扇子自皇宫传出,很快普及民间,风行全国,花式不断翻新,材料上除竹、木、羽作扇外,纨、纱、绫、罗扇也流行。有身轻面薄的春扇;有涂以香料的香扇;有可以藏在靴中,以便行旅的靴扇;有薄如蝉翼
论设计的“表现”与“摹拟”形式
作者: 柳林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图案   艺术典型   现代设计   艺术家   客观事物   设计艺术   造型艺术   艺术形式   产品设计   人物形象  
描述: 的形象。造型艺术中以抽象的艺术形式表现客观事物,摹仿的比重占主要地位。某些纯粹抽象的图案,往往要经过长期演变,才能挣脱“摹拟”物象的束缚。古希腊的建筑柱头式样中的“爱奥尼亚式”装饰图案,原是由“摹拟”莲
艺术:对生活的感悟:创作《网》的体会
作者: 崔晶媛   来源: 舞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舞蹈形象   艺术与生活   普列汉诺夫   舞蹈角色   《网》   现实生活   舞蹈作品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社会生活  
描述: 艺术──对生活的感悟──创作《网》的体会崔晶媛艺术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自然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是音乐、舞蹈、文学、雕塑和建筑,盖莫能外。只是这种反映更多地打上了艺术家个人的烙印,渗透着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观照和感悟。对此,...
重返古典—小议刘亚明油画工作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诱发因素   油画艺术   坦率的谈话   内容和形式   直接感受   大家都知道   德国   陌生感   日常生活  
描述: 重返古典—小议刘亚明油画工作
找回失落的和谐之美——刘文进《少女系列》油画解读
作者: 端廷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和谐之美   人性美   灵肉和谐   艺术家   现代艺术   人类生命形式   理想主义   现代主义   菲迪亚斯  
描述: 实现“意义”的开拓;这样,意义的基本沟通便有赖于与人类生命形式和体验形式类同的“话语”基本结构,而“意义”的开拓和美的呈现则更依赖于语言和意义对立统一的永恒张力。 艺术创造的历史曾在揭示语言和意义的关系
有一只大鸟在画中出现——王炎林新作短评
作者: 范迪安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彩融合   大鸟   笔墨语言   地域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想象   艺术形式   王炎   民间文化   人类中心主义  
描述: 的“写实性”倾向,王炎林的绘画越来越趋于“意象性”。实际上,他的画在几年前就已有基本“定型”的面貌,他以油画出身,进而转入水墨,在艺术积累中广采西北民间文化和艺术形式,将水墨与色彩融合,形成了艺术想象奇诡丰富、笔墨语言自由酣畅、无拘无束的个人面貌。现
谈几种明代家具的形成
作者: 王世襄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家具   基本形式   中国古代家具   明式家具   继承   宋代家具   定型   造型   扶手椅   明至清前期  
描述: (包括辽、金、元),并且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拙著的《明家具研究》第六章中有这样几句话:家具的造型,尤其是常见品种的基本形式,往往延续数百年无显著变化。例如夹头榫条案,灯挂椅或扶手椅,宋代已基本定型
论张文来的油画艺术
作者: 水聿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地域文化   《二泉映月》   话语方式   人物画   文化反省   老井   历史意识   人物肖像   林风眠  
描述: 从文化反省到寓意、讽喻 从图像学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张文来的创作可以归为四类: 1.“老井”系列(约有20幅);2.“老人”系列(约有10幅);3.人物肖像(约有10幅);4.寓意(或讽喻
从写生画展说起
作者: 李荣洲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课   热爱大自然   写生画   画家   艺术家   艺术创造   “有意味的形式”   课堂教学   作品   达·芬奇  
描述: 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我在南艺美术系展厅举办了一次写生画展,展出素描、油画作品近一百八十件,大多是我近年来到生活中去写生的作品,也有些是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画的写生作品。 在画展的筹备阶段,心里还惴惴不安:现在美术界,流派风起,一次次的展览,一个比一个更“新潮”,现在举办这样的写生展览,会不会被认为不合时宜?群众对这样的展览有无兴趣?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展览开幕后,来参观的人非常之多,展期九天,直到最后一天还有很多的观众,甚至画收下来之后,还涌来不少人翻看,估计约有数千人次参观了这个展览。本市各类学校凡有美术班的,都由教师整班地带来,把展厅当成他们的课堂;有好多同行和美术爱好者,甚至来看过多次,有的学生看过后,说他们以后也要多去画写生。可以说,展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也使我认识到,群众还是喜欢他们能理解的艺术的,他们认为这些写生作品和他们的生活很贴近,能激起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而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果这次展览能够引起大家对写生的兴趣,以后能有更多的人提起画箱,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写生,能有更多的这类写生展览举办,给画坛带来一些清新、淳朴的空气,也给油画教学...
< 1 2 3 4 5 ...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