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642 条
-
我的面前有堵墙
-
作者:
杜志刚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德华
基本元素
形式
转换
试图
现代绘画
简单
作品
堵墙
油画
-
描述:
素材不能简单地转换成油画作品,这句话是画家郑黎生说的。这话似是画画人常识性见识,常被转换为各种版本的表述,终因太多的过脑不过心,变得不怎么令人沉悟或就浅薄下来了。但当看了老郑的新画《崂山海湾》、《海边画室》以及《沉寂》
-
意象的图式:读鸥洋的画有感
-
作者:
易英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生命
结构抽象
形式
水墨画
色彩
图式
与空间
意象
油画
-
描述:
鸥洋的绘画有大形和小形之分,从大形上看,有些近乎抽象,但这种抽象既非结构的抽象也非表现的抽象,而是由形象发展而来的意象。小形既是具体的形象,也是构成大形的元素。大形有一种气势、律动与回想,小形则是具体的生命支撑,像追寻阳光的花草,像风中舞动的枝叶,在自然的交
-
不舍不弃的追求
-
作者:
姜陆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欣赏
人生道路
艺术
事业
生活方式
绘画
作品
专业
快乐
油画
-
描述:
的多样性选择的机会和可能。特别是在那些富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群中,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呈现出非线形和活跃性。我有几位朋友,他们的经历和背景十分相似,都是从幼小即酷爱绘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当代艺术创作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影像艺术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研究方向
美术学院
学员
艺术创作
美术人才
培养模式
清华大学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美术人才的需求,本着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未来的探索精神,对准我国艺术文化的前沿课题,以出作品为主、采用交叉性、课题性的培养模式,培养中国当代艺术新人对当代艺术创作在艺术观念和艺术语言上
-
绘画的行进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西方绘画
中国艺术
艺术家
表现主义
艺术史
风格
绘画形式
绘画性
中国油画
-
描述:
绘画的出现,源于人们企望保留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的视觉形象的尝试。随着绘画实践的积累和绘画观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绘画形式自身的感染力,当人们对这种感染力的珍视,超过对其描摹事物形态的珍视的时候,作为艺术的纯绘画才算是诞生了。我们的先辈画家很早就走向这个天地,他们以特有的敏悟,运用单纯的水晕
-
真意无语:“行进中的绘画”展访谈录之贾涤非
-
作者:
孙欣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每个人
形式感
人性
斑马线
记忆
虚拟空间
葡萄园
绘画
作品
交叉口
-
描述:
时间:2009年1月29日地点:北京·草场地·贾涤非工作室【主持人手记】走进贾老师的工作室,就被那悬于天光半空中的枝条吸引,透过它,有几幅待完成的大画安静地立在下面,迷离而斑驳。大年初五,贾老师
-
清醒的风景:杨诚风景品评
-
作者:
苏旅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清醒
石山
传统山水画
叙事方式
广西
中国当代
作品
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
-
描述:
广西现在有两个著名的风景画家,一个是张冬峰,一个是杨诚。几年前,当杨诚第一次参加南方的风景群体活动的时候,张冬峰就已经是中国风景画界的老大级人物,而杨诚非但名不见经传,他所画的那些亚热带的植物系列也看
-
大辫子·蝴蝶结
-
作者:
李健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后遗症
认识
东方
中国元素
中式
含而不露
轮廓线
蝴蝶结
毕业展览
-
描述:
认识王一伟已有几年,从她大学毕业展览时就发现她的作品有些与众不同,既不保守也不前卫。没有考前班留下的后遗症,没有苏派的方笔触塑造,也没有时下流行的时尚画法,卡通、动漫都与她无关,她的画是独特的,中国元素很多:男女老少的服装是中式的,发式是中式的,大辫子、蝴蝶结、长衫既有怀旧的情愫,又有东方的韵味。
-
光辉符号与葵花涅槃
-
作者:
史晓明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形态
阳光
图式语言
艺术家
向日葵
画面
图像
符号化
精神
男权主义
-
描述:
即使生活在后人类时代的当下,我们也很难明确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进化中延异,反倒觉得体质在渐趋退化。可是,现在我们却能时时刻刻地体察着丰厚的物质文明在迅速膨胀。与此相对,新人文思想的确立却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其实,任何新思想从发
-
关于“手”的思考
-
作者:
颜苏平
来源:
中国油画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思考
传统
表达方式
技术先进
习惯
技术绘画
收集
高速列车
写生
品质
-
描述:
我是一位传统的拾穗者。为什么说是传统,因为传统在于拾字,拾与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用最原始、最为传统的手的劳作方式。在当今这个年头,科学发达技术先进;在影像、网络资讯和高速列车、航天飞机的时代,我仍习惯坚守着直接写生的方式,并把直接写生当成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享受着这种方式与过程所带来的收获。
<
1
2
3
...
32
33
34
...
63
64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