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师表】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北京孔庙大成殿匾额楹联背后的故事
-
作者:
常会营
来源:
民主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实录》
北京孔庙
万世师表
祭孔
清三代
光绪三十二年
黎元洪
皇帝行
雕云
康熙皇帝
-
描述:
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帝祭孔的重要场所。大成殿是孔庙的主建筑,是供奉孔子神位,祭孔时皇帝行礼的地方,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扩建而成。该殿五进九间,双层飞檐,四坡五脊,通高33米,黄色琉璃瓦,顶部正脊两端均装饰龙形鸱吻,殿内金砖铺地,整体规制,与故宫太和殿无二。前宽敞月台,高于地面2米,由汉白玉雕云头石栏三面环绕,东西两端各有17级台阶,前级正中嵌有一块7米长、2米宽的大青石浮雕,石面上下雕有二龙戏珠,中间盘龙吞云吐雾、宝珠火焰、云水波涛、蔚为壮观。
-
为人师表 奉献青春
-
作者:
梁翠娟
来源: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青春
铁
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小学
-
描述:
沐浴夏日的骄阳,怀着满腔的热忱,带着初为人师的新奇,我于1996年9月来到头道镇海家村小学,开始用爱编织五彩的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铁师四载匆匆而过,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牢记心间。
-
《万世师表》
-
作者:
卢思立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怀天下
师者
细节刻画
师表
-
描述:
作者以简洁而大胆的斧劈手法塑造出师者如山如岳的形象。对面部和十字交叉的手部的细节刻画,在繁简对比中呈现师者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
-
《天人合一》
-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怀天下
师者
细节刻画
师表
-
描述:
《天人合一》
-
《修正嬷嬷人No.32》
-
作者:
殷小烽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怀天下
师者
细节刻画
师表
-
描述:
《修正嬷嬷人No.32》
-
钱云可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怀天下
师者
细节刻画
师表
-
描述:
《殇》松木60×30×20cm 用松木的两种肌理效果,表达悲伤的情怀。
-
南阳卧龙岗雕塑艺术的价值
-
作者:
牛宏成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师表》
点缀其间
三国时期
武侯
刘备三顾茅庐
蜀故
南北文化
卧龙岗
三顾堂
雕塑艺术
-
描述:
南阳卧龙岗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诸葛亮的躬耕地和刘备三顾茅庐的发生地,自从蜀故将黄权在卧龙岗祭祀武侯,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感召下,历代纪念诸葛亮的活动绵延不绝,诸葛亮当年居住的简陋草庐经过修葺、重建、扩建,逐步发展成为今天面积十余万平方米,融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雕刻于古建筑之上和点缀其间的雕塑艺术,最早为汉代,明、清
-
万世师表古匾的修复
-
作者:
郑美玲
来源:
首都博物馆丛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美学思想
神仙传
万世师表
金漆
青蓝
翻模
文语
万世之师
庄周
文物修复
-
描述:
"万世师表",这四个字为清康熙亲笔所书,匾文语出晋葛洪《神仙传》:"老子岂非乾坤所定,万世之师表哉!故庄周之徒,莫不以老子为宗也。"~①
-
TFBOYS 梦想已起航
-
作者:
迷糊虫小笼包
来源:
故事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师表》
万千宠爱
造梦
TFBOYS
气场
小编
五彩斑斓
网络影响力
四叶草
小七
-
描述:
小凯上榜“2015十大网络影响力人物”,成为唯一的90后;奶源要中考,背《出师表》so easy,补课不要太辛苦啦;“易只羊”千千的一则漫画更是神来之笔,演完小七,演屈原,三小只棒棒哒!((造梦少年
-
发现西藏,之后发现世界
-
作者:
尹文涛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为人师表
当代艺术
2009年
西藏大学
言谈举止
艺术学院
世界
-
描述:
尹文涛(以下简称“尹”):次旺老师你好!我首先想了解你生长在西藏,是怎样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你的艺术之路? 次旺扎西(以下简称“次旺”):我生在1963年,当我有记忆的时候,已经是到处都在轰轰烈烈的搞政治运动。我们家属于“东方红居委会”,在现在拉萨东郊清真寺那一带。那时居委会开会全部在清真寺里面,当时我见过阿布老师在那里画毛主席肖像,是油画,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画油画,我站在旁边悄悄地不敢说话,看着他特别神气。在那么大的画布上,用尺子画线打方格放大主席像,然后过几天巨大的毛主席像就在那里了,像真的一样! 我们的童年总觉得比现在的孩子快乐,没有一点学习压力,一放学就上山或游泳,童年的记忆确实使我种下了亲近大自然的种子,后来我画了很多拉萨河两岸的风景,可能与早年的生活体验有关。 印象中我们学校有一次开大会说当时拉萨发现了一个类似反革命分子的人,拉萨可能所有的学校都组织去看那个反革命罪行,我们到了八廓街一个老院子里面,有一间很小的房子,在很简陋的屋内挂满了唐卡,柜子上摆满了酥油灯啊什么的,那人是个喇嘛,他悄悄地还在那里搞祈祷和念经什么的,但后来还是被人发现了,然后把他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