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宋人花鸟画审美初探
作者: 巫极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境界   生命意识   宋代   宋人   中国绘画艺术   审美   画面   工笔花鸟画   人与自然  
描述: 谈到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就不能不想到宋人花鸟画,因为它曾是中国花鸟画历史的第一座高峰,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骄傲。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绘画的"造极"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它那独有的精微而幽玄的境界足以代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学术高峰。尤其可贵的是,那一份体物的专注,那一份传情的精微,那一份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是
王晓丽的“运动系列”画作
作者: 暂无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工作   中国美术教育   山东师范大学   艺体教育   运动系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骨干教师   工笔人物   工笔花鸟画   教育协会  
描述: [画家小传]王晓丽,女,1972年生,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中国美术教育协会会员,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教育系高级讲师,专攻工笔人物及工笔花鸟画。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青年
佚名 百花图卷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蜀   用笔   宋代   皇室   院体画   翰林图画院   色彩   六朝时期   工笔花鸟画   中国文人画  
描述: 纸本手卷纵三一·五厘米,横一六七九·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萌芽于六朝时期,至五代十国时期便出现了西蜀黄筌为代表的富贵「风格和徐熙为代表的野逸」风格。宋代以后,随着文人画思潮的渗入,工笔花鸟画又出现了另一种传达美的表现方式。《百花图卷》即是这一过渡时期的美术作品。它既继承了宋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具有中国文人画的特点,从形似中求神似,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以虚代实,将人文思想浸淫其内,所以它是工笔花鸟画文人化的体现。
历史的恩赐——吴冠中一九四六年公费留学法国考试试卷意外发现
作者: 李大钧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意外发现   留学   西洋美术   法国   吴冠中   考试试卷   工笔花鸟画   专业考试   中国山水画  
描述: 陈之佛(1896—1962年)原名绍本,学名之伟、杰,号雪翁,浙江省余姚(慈溪市)人。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工艺美术家、工笔花鸟画家。1911年考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染织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18年留学日本。1923年陈之佛学成回国,毕生从事艺术教育与创作。出版的专著有:《图案法ABC》、《表号图案》、《图案构成法》、《图案教材》、《西洋美术概论》、《西洋绘画史话》、《色彩学》、《艺用人体解剖学》、《古代波斯图案》、《中国图案参考资料》、《陈之佛画集》、《陈之佛工笔花鸟画集》等。1962年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66岁。
闺媛写生妙绘——宋艳艳女史《草虫花蝶图》卷
作者: 单国霖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格体系   图卷   《画品》   女史   创作时代   时代特征   工笔花鸟画   《图画见闻志》   鉴赏家   风格分析  
描述: 最近发现一件署名艳艳的作品,这是一幅长达2米多的花鸟图卷,绘写园苑坡地、湖石间,绽开秋菊、萱草、秋葵、南天竹、海棠、桂花等花卉;蝴蝶、蜜蜂、蜻蜒等翩飞花草间,一派秋光明艳景象。形象勾勒用笔工细柔婉,傅色艳丽细腻,技法为工笔重设色。卷末署款"艳艳画"。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青年画家刘喜欣素描
作者: 刘致福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世界   工笔人物画   美学素养   中国花鸟画   传统与现代   艺术世界   绘画艺术   工笔花鸟画   中国绘画   艺术熏陶  
描述: 在刘喜欣的眼里,世界就是一幅画。山水、花鸟、人物,都是她的艺术世界中的有机部分。笔墨、色彩如血液一样,融注于她的整个生命世界。她出生于艺术世家,从小受艺术熏陶,家教极佳。加上自己的勤奋刻苦,使她很小便具备了同龄人不及的中国绘画传统功力和美学素养。在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四年,她在学识与技能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之所以选择油画专业,是因为她梦想着能把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变成两只强劲的翅膀,在艺术的殿堂之上自由飞翔。大学毕业后,头两年,她选择了工笔人物画创作,后又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日月、星辰、风霜、雨雪,还有草木、花鸟、虫鱼充实了她的生活,也触发了她的灵感,她选定了工笔花鸟画作为心灵倾诉的形式。然而,在中国花鸟画史上,经过历代画家的努力,中国笔墨己经发展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留给
艺融“徐黄”神妙皆备——论窦申清的工笔花鸟画艺术
作者: 左庄伟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申   中国工笔画   贾平西   李魁正   工笔花鸟画   艺术语言   画家作品   中央美院   中国美协   中国画系  
描述: 窦申清,字绅卿,1966年生于黑龙江,祖籍山东。师承贾平西、李魁正先生。199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深造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27次画展,获金奖一次、银奖一次、优秀奖三次,特邀作品四次;参加首届工笔山水画展获金奖,参加“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获金奖,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国画家作品大展获金奖,参加1999年首届中原艺术博览会获金奖。《春天里的云》入编《1900—1997中国工笔画》,《乡情》《春天里的云》入
功力与修养——周午生的工笔花鸟画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津美术学院   1975年   修养   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学院   功力   协会会员   工笔花鸟画  
描述: 周午生,1975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祖籍河北任丘,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兼花乌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国家“131”创新型人材。人们品评绘画,犹如欣赏一切文艺创作一样,主要在乎作品的艺术质量。艺术作品的质量包括两大要素:一是艺术家的功力,二是艺术家的修养。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必须有基本的技艺能力: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的造型本领和
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者: 乌峰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东省   评审委员会   济宁市   工笔花鸟画   中国画   副主席   专业职务   中国美术   研究生班   师范大学  
描述: 读学兄秦云飞先生画,恰如北宋翰林们言柳永与东坡词一般:一个如二八女执红牙板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个如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初识云飞兄时是在十几年前,当时他正全身心致力于大写意花鸟,用如椽之笔,线如百年老藤,力则如犁耕地,色彩单纯绚丽,布局上多大块面构成,强化画面的体量感和整体感。画面上没有无意味的平涂,任何大块面都是充满变化的用笔,体现了中国画“线’的本质。 忽一日晚间,学兄夫妇造访,示我以新画,时已一年多未曾见面,画卷展开,令我大吃一惊,所见居然全是大幅面工笔花鸟!从大写意到极工的对面去寻求开发,或者说到决然相反的领域去寻求生存,这是何等的胆略呀!并且由此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入选了近年来许多全国性的专业美展并获奖,得到全国花鸟画界的广泛认可。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审美发展进程
作者: 张冉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发展进程   水墨工笔花鸟画   审美需要   审美特点  
描述: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和发展,是花鸟画史上由“富丽堂皇”的院体工笔花鸟画向“以写胸中逸气”的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转折。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画的水墨审美发展进程,并结合花鸟画给观者视觉美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在元代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流形式,到了当代,由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纯粹精神,水墨笔工花鸟画因其特有的花鸟美感和水墨的本真特点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审美发生的产物。
< 1 2 3 ... 193 194 195 ... 214 215 21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