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公众·环境·时代——谈雕塑自身以外的几个问题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公共空间   博物馆   公众参与   几个问题   环境雕塑   文字雕刻   室外雕塑   人环境   私人空间   存在方式  
描述: 的各种关系之中。 从雕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看,不外以下种:1、为陪伴亡灵的墓室雕塑(被发掘后大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和陵园雕塑;2、为信仰而造的神、佛——寺庙和教堂雕塑;3、作为建筑附属物或美化都市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也称环境雕塑);4、作为纯艺术而创作的架上雕塑(大多陈列在博物馆和私人空间)。
奔马竞逐,尽显英姿
作者: 周围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   杨贵妃   唐明皇   中心区   创作题材   室外雕塑   艺术家   奥林匹克公园   马球运动  
描述: 女艺术家黄剑创作的《明皇贵妃马球图》是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唯一一组与景观同时设计的永久性群雕。作品以唐明皇携杨贵妃及其嫔妃大臣一起纵马戏球的场景为创作题材,表现了浓郁的唐风古韵,透露出强烈的传承创新的视觉印象。它是我国公共艺术中塑造古代运动题材规模较大的一组作品,彰显出中华民族矫健豪迈的精神风貌。
MnSO4·H2O热解制备四氧化三锰反应动力学
作者: 粟海锋   高家利   文衍宣   童张法   胡雪玲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   杨贵妃   唐明皇   中心区   创作题材   室外雕塑   艺术家   奥林匹克公园   马球运动  
描述: MnSO4·H2O热解制备四氧化三锰反应动力学
在氢环境中2(1/4)Cr-1Mo钢的断裂特性
作者: 钟曼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   杨贵妃   唐明皇   中心区   创作题材   室外雕塑   艺术家   奥林匹克公园   马球运动  
描述: 在氢环境中2(1/4)Cr-1Mo钢的断裂特性
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风貌   杨贵妃   唐明皇   中心区   创作题材   室外雕塑   艺术家   奥林匹克公园   马球运动  
描述: 广州美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系
室外雕塑在环境艺术中的地位
作者: 解文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物质文明   室外雕塑   表现形式   雕塑家   天安门广场   环境艺术   空间组成部分   环境空间   精神文明  
描述: 随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生存环境重新审视并不断加以改造,在自然环境中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种
浅谈环境雕塑
作者: 魏小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要素   环境艺术设计   空间构成要素   环境雕塑   环境意识   室外雕塑   装饰性雕塑   雕塑家   城市雕塑   环境空间  
描述: 过去人们总习惯于把室外雕塑统称为城市雕塑,其实称之为环境雕塑,才更为准确。因为雕塑并不仅仅只能放置在城市中间,而目可以放置在城镇、乡村,原野,它总是与所处环境空间中的建筑、道路、地面、绿化,水体、栅栏、座椅、照明等一系列环境要素发生着关联,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环境可以因杰出的雕塑而舒适宜人,同样也会因劣质的雕塑受到不同程度
室外雕塑的尺度
作者: 尧乡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环境   纪念碑   主题性   尺度处理   美国历史   室外雕塑   “环境”   历史意义   雕塑艺术   纪念性雕塑  
描述: 城市美化雕塑艺术是不可缺少的门类之一,在广场、建筑物、公园、街心花园、绿地、共公场所的共有空间处,都可以部置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以协调美化城市环境。这些建立在城市环境中的雕塑我们一般称之为“室外雕塑”。概括起来讲室外雕塑可分为三大类:其一为“纪念碑性的雕塑”,这一类雕塑多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上著名人物和当代名人。一般“纪念性”雕塑都建立在具有历史意义的特定环境里,有时也建在纪念性建筑的综合体中,因而具有庄严、永久的特征;其二是“主题性雕塑”,这类雕塑主要是和
环境雕塑学科建设小议
作者: 于俊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雕塑   公共雕塑   室外雕塑   景观雕塑   雕塑学   环境艺术   雕塑艺术   城市雕塑   学科建设   环境空间  
描述: 环境雕塑的建设,已经进入非常尴尬的境地。我认为,关键的问题是环境雕塑学科建设滞后,造成环境雕塑设计没有理论依托,因此,建设环境雕塑学科,刻不容缓。本文拟就环境雕塑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中国内地雕塑创作营漫谈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内地   体环   室外雕塑   艺术家   星级饭店   雕塑家   主办单位   安排艺术   作品   公共艺术  
描述: 室外雕塑国际邀请展作为一种雕塑活动,在当前的中国已变得越来越时尚了。其具体内容是,选择并围绕一个拟订的主题,邀请国内外众多雕塑家,吃住在一起,创作和劳动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存助手队伍的配合下,每个雕塑家完成一件作品,永久建立在城市公园中。作为对雕塑家的回报,主办单位报销往返差旅费,负责艺术家们在星级饭店(或相当于星级饭店的条件)的食宿,安排艺术家对当地文化胜地的参观旅游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以及付给数量有限的报酬。这种类型的活动在西文早已有之,目前也非常热。英语叫Sculpture Symposium。桂林的“愚自乐园”将这种活动翻成了国际雕塑创作营。我认为比“国际雕塑邀请展”要贴切。以下的行文笔者更愿意使用这种称法。
< 1 2 3 ... 6 7 8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