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实】搜索到相关结果 178 条
-
助教班教学的思考
-
作者:
刘军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美院
艺术家
学员
油画材料
思考
创作
学术讲座
大龄学生
实践证明
-
描述:
那些从大学毕业又重返美院助教班的大龄学生在艺术上相对比较成熟,因此他们的创作非常引人注目。这些助教班在美院往往成为校园最有活力的地方,他们的教学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央美院油画助教班已办到十一届,中国美院、广州美院等院校也相继开办。在这方面我们天津美院也没有落后,1995年汲成和张淮柏先生主持的
-
从九届全国美展的雕塑展区看中国雕塑的末世面貌
-
作者:
朱其
来源:
北方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展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展
现代性
二三十年代
巨大变革
形式变异
国家级
现代雕塑
观念艺术
-
描述:
一国家级大型艺术展在经历了20世纪后半叶的巨大变革后呈现着新的概念,但也面临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新的挑战。作为世纪末中国最后一个国家级大型艺术展——全国美展,在隆重的国家盛典之时拉开了帷幕。雕塑无疑是这场艺术盛会的主角,中国美术馆因为有了雕塑主场而变得凝
-
全国轻工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召开’99学术年会
-
作者:
暂无
来源: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轻工院校
实验教学改革
技术物资管理
实验室工作研究
机电学
学术研讨会
实验室管理
景德镇陶瓷
高校技术物资
实验教学管理
-
描述:
1999年5月31日至6月3日轻工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99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吉安师专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天津、大连、郑州、西北轻院、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工艺美院、广州轻专、上海轻专、福建侨兴轻校及南京机电学校等11个单位的理事及理事代
-
地市政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西政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下岗职工
基本生活保障
农村经济结构
科学技术
三个环节
南昌市
工业经济增长点
景德镇市
切实加强
大力发展
-
描述:
南昌市市长刘伟平提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要抓好三个环节吉安行署专员徐明华强调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新余市市长曹二俚指出农民增收的主攻点景德镇市市长刘爱才谈优化农村经济
-
论荒诞及其在西方现代艺术中的表现形态
-
作者:
田丽娟
来源: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性
资本主义
精神世界
理性精神
宗教
非理性
西方现代艺术
爱德华·阿尔比
现实世界
荒诞派戏剧
-
描述:
我们在阅读、观看、倾听西方现代文学、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作品时,往往首先感到一种陌生与怪异,感到不可认识与不可理解,接着便是一阵扑面而来的孤独、焦虑、恶心、惶恐,还有一种如同面临深渊的恐惧,失去依托、失去根源的没有安全感的害怕等等,在这种感受中,有...
-
对写实油画的再认识
-
作者:
马立华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油画
性格特征
现代艺术
印象派
写实油画
透视原则
艺术创作
再认
人物形象
色彩的结构
-
描述:
在大学的时候,我学的是形色结合的写实油画,当时我对笔触很感兴趣,而不喜欢无笔触的古典油画。1982年我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学的还是形色结合的写实油画,好在此时幸遇名师,既学到了技巧,又提高了
-
重建油画艺术的文化生态——中央美术学院第十届油画研修班部分作品印象
-
作者:
张晓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现实主义
观念性
中央美术学院
多元共生
文化生态
作品
油画创作
研修班
语言形态
-
描述:
班的创作历程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当代油画创作历程。大体上,油研班经历了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观念性绘画三个阶段。这样说,并不否定每个阶段的风格与观念的多元性。 进入九十午代,艺术的直线性演进模式和价值追求
-
大雅若俗的选择——张志伟的油画《民窑青花系列》
-
作者:
易南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语言选择
讲故事
青花瓷器
题材内容
青年画家
写实油画
自由撰稿人
民窑
俗文化
-
描述:
对于一般画家而言,画什么往往是颇费心思的事。青年画家张志伟却始终觉得自己画什么,从来没有成为问题,因为对他而言,想画的皆可入画,他画画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性情所至、信笔涂抹,也就是说,在他那里,较少禁忌,随心所欲,只要自己觉得痛快、欢畅。 他的关于青花瓷器的油画,是属于民间俗文化范畴的,特别是青花瓷中所描绘的题材内容及其形式表现,多为生活风
-
“焰火”照澄明——管朴学的油画
-
作者:
恩存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性
青年女性
生存现实
画家
焰火
新生代
寻找自我
作品
形式结构
朴学
-
描述:
“焰火”,是一个极富诗意的,想象性极强的词,它让人想到严寒中的温暖、黑暗中的明亮、困惑中的希望,总之,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活力,在当今的艺术中,“焰火”作为精神性词语,它依然被讴歌,并被主观化与神圣化了。 在青年画家管朴学的作品中,“焰火”是她永远的情结。
-
解读“笔墨等于零”——访吴冠中先生
-
作者:
朱虹子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感受
现实针对性
研讨会
油画风景画
笔墨程式
艺术创造
吴冠中
等于零
中国画
中国山水画
-
描述:
时间:1999年7月 地点:吴冠中寓所 朱:吴先生,近来关于您的“笔墨等于零”的争论成为画坛焦点,媒体作为热点展开了讨沦。就我所知许多画家,特别是以毛笔、宣纸、墨为主要工具材料的画家,对“笔墨等于零
<
1
2
3
4
5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