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宗教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俄罗斯画家卡柳塔的《圣诞夜》及其宗教观
-
作者:
李一帅
来源:
北方美术(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诞
宗教观
画家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社会矛盾
宗教题材
创作思想
-
描述:
尤里·卡柳塔(1957-)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作者于1996年创作了油画《圣诞夜》,是前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俄罗斯绘画界涉及到宗教题材少见的精品之作。作品自问世以来,俄罗斯评论家对其好评从未间断。卡柳塔经历了前苏联解体时纷纭复杂的社会矛盾冲击,沉闷的心情加深了作者对宗教题材的兴趣,创作思想也随之变化。[第一段]
-
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研究
-
作者:
姚玉泉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权思想
装饰纹样
商周时期
礼乐制度
艺术成就
宗教观念
纹样装饰
商周青铜器
装饰手法
生产关系
-
描述:
和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宗教观念和神权思想。商周青铜器上常常饰有平雕的各种不同的花纹和浮雕、半浮雕的各种装饰构件。这些装饰构件和浮雕花纹是其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它们具备了特有的历史面貌和时代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工艺美术特征。这些装饰花纹是和商周时代的社
-
中国古代人像雕塑略论
-
作者:
刘铁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十二生肖俑
丧葬风俗
思想观念
审美观念
古代雕塑
中国古代人
丧葬观
宗教观念
雕塑艺术
象征性
-
描述:
我国古代的人像雕塑,大致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祭拜用的神像,二是殉葬用的俑。神像与俑,虽同为人像雕塑,但它们本身所蕴含的信息却是截然不同的,神像的塑造源自于人的祭拜及宗教观念,而人俑的制作源自于人对生
-
俄罗斯画家卡柳塔的 《圣诞夜 》及其宗教观
-
作者:
李一帅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诞
宗教观
画家
俄罗斯
列宾美术学院
社会矛盾
宗教题材
创作思想
-
描述:
尤里·卡柳塔(1957—)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教授,作者于1996年创作了油画《圣诞夜》,是前苏联1991年解体以来,俄罗斯绘画界涉及到宗教题材少见的精品之作。作品自问世以来,俄罗斯评论家对其好评从未间断。卡柳塔经历了前苏联解体时纷
-
雕塑艺术与人体美
-
作者:
潘绍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人体
人体美
原始宗教观念
自然美
雕塑家
人体艺术
雕塑艺术
裸体艺术
女性
审美经验
-
描述:
原始时代一种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与反映。我国最早的雕塑人体,是1983年秋于辽宁红山发现的原始人用于祭祀的女性陶塑人体,距今约五千年。这类人体的出现总是和原始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还不是人类对自我
-
雕塑艺术与人体美
-
作者:
潘绍棠
来源:
艺术.生活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人体
人体美
原始宗教观念
自然美
雕塑家
维纳斯
代表作品
人体艺术
雕塑艺术
女性
-
描述:
。它是原始时代一种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与反映。我国最早的雕塑人体,是1983年秋于辽宁红山发现的原始人用于祭祀的女性陶塑人体,距今约五千年。这类人体的出现总是和原始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还不
-
宗教的意象价值和符号功能——兼论文化与宗教的变化形态
-
作者:
丁峻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始宗教
生殖崇拜
原始人类
西方宗教
拟人化
图腾崇拜
宗教信仰
宗教观念
宗教文化
宗教礼仪
-
描述:
走向尘世的价值实践;一系列的经文典籍,则是典型的文化加工和观念体现,集中表达了宗教的人文动机、思想原理,生命规范与实践方式;各种宗教礼仪、建筑、音乐、组团、活动、文学、雕塑、绘画和舞蹈行为,则是人们对宗教观念的符号传达方式。
-
谈油画肖像及其教学
-
作者:
谷钢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教学
欧洲
圣像
艺术家
独立存在
宗教观念
肖像画
光轮
油画
-
描述:
“当具体人物的表现不依赖某种宗教观念而独立存在的时侯,肖像画才能作为独立样式而出现。”(卡·西特尼克)在欧洲,从表现光轮的神像、圣像到现实人物的肖像这个艺术上的巨大变革,标志着文艺复兴时代以后随着科学的昌明,人的观念在转化,人们对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开始得
-
简论陶瓷装饰的吉祥纹样
-
作者:
丁虹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纹样
结构规律
吉祥
传统观念
宗教观念
装饰艺术
远古时期
-
描述:
纹样是装饰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按照一定图样结构规律经过便化、抽象等方法而规范化、定型化的图型。的卢卡契认为:"纹样本身可以作这样的界定,他是审美的用于情感抒发的自身完整的形象,它的构成要求是有节奏、对称、比例等抽象反映形式所构成。"而在远古时期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纹样是非常物,它是在宗教神嵩的规范中被神化的东西,是在对各种自然纹象的认识中强化了具有原始思
-
探析中西当代电影中的文化情结
-
作者:
刘立煌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雄观
中国电影
宗教观
文化情结
西方电影
价值观
-
描述:
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地理环境和文化源流上相去甚远,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在电影之中。文章选取中西方电影史上影响力较大的影片作为蓝本进行剖析,从英雄观、价值观和宗教观三个方面分析中西当代电影在文化表达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