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大地浮雕
-
作者:
陈绪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上接凤凰山,下连汉江河,故名凤江;群渠归堰引,千埂随水平,人称堰坪。 就这样我被凤江、堰坪迷住了。数万幅大地的流线浮雕,谱写成千万组山水的乐章,汇集出一部空前绝后的田园古诗。这就是漩涡镇──明清万亩古梯田。那如诗如画如歌的意境,那鬼斧神工的造型,那巍峨雄浑壮观的景象,无不撼动人心,惊颤灵魂。 南山脚下的鸡公梁,一分为二,凤江、堰坪的梯田各显特色。 凤江梯田,从水流湍急的东沟、黄龙洞两大河系攀越到云雾缭绕的凤岭、象鼻梁等无数个叠峰,从草木葱茏的罗家湾匍匐到悬崖峭壁的牛家山。这梯田仿佛无数条飞龙一样绕山梁、随沟湾,绵亘不绝。时而迤逦行进,时而盘曲而上,那充满野性的青春活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 堰坪梯田,俗称“一霸(坝)天下”。从寺沟水库的桃子坪,男人胸脯一般的大坝田直扑汉江岸边。一层层梯田,一埂埂石坎,似乎是一圈圈年轮,印证着湖广大移民的先人后辈,向高山征粮、向命运挑战的一皱皱纹理。多少年风霜雪雨的冲刷,几百年如螺似塔的壮丽,是先人们用鲜血和汗水,用智慧和毅力,在铿锵有力的开山号子中,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奇迹。 “是谁将碎玻璃镶岭边/把这荒山野岭的瘠地改造成了梯田/幻想着搬起鲁班大师发明的梯子/登上云霄去玉皇大帝的南宫天堑/采回悟空掌管的蟠桃园的圣果/让子孙万代都享用这甜蜜/这幸福的生源/长寿不老∕直到永远/思绪早已逝去的先辈/留下这智慧和劳动雕塑的美展/让我俯首崇敬∕让我感慨万千/转眼四处远眺/一杆一杆的天梯/攀搭上云际/与那霞光灿烂/呵/这就是一座座通向美好生活的天梯/这就是一幅幅雕刻在大地上的艺术画卷/美不胜言!”初识南山梯田,我便拙笔浅诗《凤江梯田》一篇。
-
祁连山这边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祁连山这边,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了。阳光明媚的时候,莹白的积雪熠熠闪光,将蓝天照射得分外明澈。如果没有云朵漂浮,白雪的山顶就似乎是雕刻在蓝色背景上的浮雕,凸起和凹陷的地方,显得格外的分明,关于丰满和厚实的诠释,它们似乎是最好的注脚。 但更多的时候,是会有一些薄淡的云晕的,轻盈,单薄,飘浮,几乎可以说是雾气,清清淡淡地游弋,大半个天空,都给铺满了,像一大块浅灰色的薄纱,遮罩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天空,偶或的蓝天,倒成了点缀,这儿那儿,是一块块深蓝色的镜子,高高地悬挂。这样,积雪的祁连山就有些隐约了,积雪和起伏连绵的山脉,像是罩在毛玻璃的容器中,朦朦胧胧,不甚明了。 这样的景致日渐增多,是因为天气渐渐变凉了的缘故。十月份,清晨或者傍晚,呼啸的朔风越过枯黄的大地,从北地遥远的地方吹来,携带着些许的土粒和沙石,猎猎有声,近乎喧嚣,看看它们翻卷枯叶的张狂,是颇为强势的,麦秸垛被掀翻在地,黄草满天飞,尘埃迷人眼,狂风席卷大地的气势,也更是有些吓人。呼呼的风声经过的地方,土粒和沙石上下飞舞翻腾,有天女散花的神韵,可惜,只是没有莫高窟壁画上那样的优雅和闲适;枯草与落叶遍地瑟缩,有一种胆怯的战栗,是被吓破了胆的那种紧张和惶急;白杨树的枝头更是纷乱,到处是窃窃私语的交流——它们在讨论着关于如何躲避的策略吧。
-
面对欧元雕塑想起华尔街
-
作者:
孟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行走在法兰克福的金融区,我的眼前立着一栋银光耀眼的摩天大楼,大楼直插云霄,有傲视群雄的豪迈气势,这就是欧洲的中央银行。银行大楼竖立在美因河岸的法兰克福,德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中央银行大楼前面,傲然挺立着一个庞大的欧元雕塑,雕塑气势恢弘,有一股顶天立地的牛气,那海蓝色的欧元,上下环绕了12颗黄色的五角星。我曾经理所当然地以为,12颗星代表12个欧盟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希腊,后来有人告诉我:“这12颗星并不是代表12国,而是代表圣母玛利亚的紧密守护,因为新的欧盟国家还在源源不断地加进来。如今的欧盟,已经有16个成员国了。” 蓝天下的法兰克福,空气里混合着啤酒和葡萄酒的芳香。我站在欧元雕塑之下浮想联翩,依然记得欧盟前12个成员国,在2002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时,开始使用他们共同的货币欧元。欧元区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此统一由欧洲的中央银行负责,也就是说,我眼前的这栋大楼,有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权力范围内还有纸币的印刷、硬币的铸造、支付系统的运作和管理。 欧洲的中央银行在法兰克福,美国的中央银行在哪儿?提起美国的中央银行,很多人肯定会想起美联储,而美联储的总部在华盛顿,我曾经有幸去拜访过。
-
祭坛上的天使
-
作者:
甘典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在我眼中,能够与蒙娜丽莎媲美的脸形,大约只有卡米尔了。 追溯一下,卡米尔的出处,应是一座著名的大理石雕像——《吻》,那个沉醉到爱情中的女主角儿。最早,我是在中学美术课本上见到的,20年前。当时,我还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处于美的冲动时期。由此,我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罗丹,法国雕塑大师。 前不久,我在地摊上买得一本《罗丹与女模特儿们的隐情》。初以为是本艳情小说,细看内容提要,才知是册严肃的著作——关于罗丹的传记文学作品,美国大卫·韦斯著,胡日健、李必禄、唐若水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详读几页,发觉文笔优美、细腻,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浪漫的生活气息。 罗丹是19世纪世界最杰出的人体雕塑家。雕塑艺术,在古希腊时代,是对神的顶礼膜拜,追求崇高美;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神骈居,相互辉映;而在19世纪,思想启蒙运动为人性的呼吸开了一扇天窗,神,开始逃遁隐没,人,由幕后转入前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人体,成为新的艺术语言和文化符号,罗丹正是先驱。他酷爱裸体艺术,狂热地爱恋着这些高于一切自然之美的肉体,因为她们能浇灌他滔滔不绝的灵感,并将其灵魂注入作品。 像自然界的植物一样,肉体也能散发芬芳,有其绽放或枯萎的季节。
-
天使一滴泪
-
作者:
陈奕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张家界,难道真的是天使的一滴眼泪吗? 游玩只能安排在4月20日全天了。 一大早,当地的朋友就给我们派了一辆小车上山,顺道又接了市里的一个导游小姐。半途,导游小姐忽然望望车窗外说:“哎呀,今天是阴天!大家
-
又见胡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越野车在茫茫戈壁上奔驰。同车的李教授问张博士此刻的心情怎么样,博士说想哭。是的,看着这除了沙砾还是沙砾的苍茫景象,我与博士一样,很想大哭一场。车子走了很久了,别说人烟,蚊蝇都没碰上一只,偶尔见到一此骆驼刺,同样被暴日烤得焦黄,大有一碰就碎、一点便着的感觉,用“惨不忍睹”形容窗外,我看一点都不过分。 忽然,我的眼睛一亮,只见茫茫沙砾的远处,一个坡陡如削的沙丘上,傲然挺立着几棵造型奇特的胡杨,那一束束毛刷似的树冠在风中神奇地摇动着,在蓝天白云黄沙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逼眼,给人以特别伟岸、清新、滋润和爽快的感觉。几乎在同一时刻,我、教授还有博士齐声欢呼:“胡杨!胡杨!胡杨!” 到达目的地时,已是满天星斗,基地的同志热情接待了我们。为了尽快完成调研任务,我们几个一商量,当晚就开座谈会。当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军人雕塑般凸现面前的时候,胡杨那伟岸的身姿似乎在我的眼前摇晃。忽然,一个高大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许是戈壁风沙长期吹打的缘故,灯光下,只见其紫黑的脸上布满了道道沟壑,脑门上零星地散落着几绺稀疏的黄发,尽管人显得苍老一些,但那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分明显现勃勃向上的生命力。我暗地思忖,难道这是大李?一抹记忆闪过之后,脑子里怎么也无法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帅小伙子,与眼前这个“黑大汉”联系起来。
-
飘着的故乡
-
作者:
谭现锁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郑州德化街在几尊古铜色雕塑中彰显着百年德化的厚重历史,而“二七”纪念塔上整点报时奏出的“东方红”乐曲,也让人感到踏实。 这是故乡首府的中心,在回乡探亲途中,住在这样的地方,心里应该很踏实的。 是的,我入睡很快,并且很快入梦。但梦中的我却找不到故乡,故乡在空中飘着,摸不着,抓不住。 故乡,故乡,我的故乡呢? 我从梦中惊醒,一身冷汗。夜半凭窗,霓虹明灭。我知道,我脚下就是千年商都。故乡依旧,是我迷失了——迷失在故乡之中。 这次探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给爷爷立碑。这是70多岁的父母亲的一桩心愿。4年前,父母来跟我们一起生活,如今刚好4个年头。自从父母跟我们生活以后,故乡就从梦中消失了。有人说,有父母的地方就有故乡。这话我真正信了。然而,故乡却夜夜入父母的梦里,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样焦急地要回去看一看家。 其实家已没有家的样子了。大院门口被人堆上沙子,进不了门。从墙的缺口进到院子里,到处都是没膝的叫做“晒萝秧”的植物,葳蕤无边。生机倒是有,却倍添荒凉。我们再次回家时,堆在家门口的沙子已被拉走,但无论是父母还是我,谁都没想着打开大门的锁,从院门进到院子里。
-
偏心的娘亲
-
作者:
王玉林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如果你要问:“天下有偏心的继母,难道还有偏心的亲娘吗?”我的回答是——有。我的娘亲就是偏心的。 母亲嫁到我家是解放后的“初级社”时,生下我时是“人民公社”吃食堂的年代,以后又相继生下了三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那时,家里比较穷,一家人吃饱肚子都不容易。 记得小时候,村里几百户人家,很少有几家能每天生火做三顿饭的,大多晚上不生火做饭,因为大都缺吃少穿没柴烧。我家里有多病的爷爷和奶奶,还偶尔烧上三顿饭。每逢烧饭时,左邻右舍就把自家的黑窝头用布巾兜来,让我娘放在锅里蒸热后回家吃,有辣椒的人家就有菜,没辣椒的人家就啃干馍。还有那些庄户人家到生火人家趁火去晚了,锅里放不下,只得啃凉窝头,或是早早地钻进被窝睡觉,免得挨冻受饿。 说起睡觉,就更寒酸了。凡是家里姊妹多的,或是家里来了客人,没有多余的被子,就让男人领着男孩子去生产队喂牛的草屋里睡觉,称之为“钻草窝”。这钻草窝有“全钻”和“半钻”之分,“半钻”就是一个被子几个人盖,下面以草做褥子;“全钻”就是被子褥子都没有,在草里掏个窝,不脱衣服钻进去。一般来讲,生产队为牲口备用过冬的草有麦秸、秫叶、稻草等,又柔软又暖和。每到隆冬腊月,数九寒天,草屋里可就热闹啦,谁家去晚了,只得睡在靠墙的地方,又冷又不舒服。
-
刘德寿散文小辑
-
作者:
刘德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工作量
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
合理安排
教学环节
精讲
教学方法
-
描述:
瞎子叔的茅山歌 古坟湾的入口是茅坪,就像我老家藤椅的扶手。早些年,古坟湾是松灌竞相成长的乐园。乐园里松鼠、野雉、青山猫、獾子、毛狗和野兔又成为古坟湾最主要的生灵之一。而那些画眉、麻雀、黄巴聋、青拐子、黄豆雀和阳雀,以及常常给人们带来不祥之兆的黑老鸹和猫头鹰,它们又成为古坟湾的艺术大师。 打我记事起,瞎子叔就在这湾里采煤,割草,砍柴和放牧。而瞎子叔偏又好唱山歌。我们知道,瞎子叔常常在一个漫长的冬天里总是不断地开采小煤窑,不断地奔波和劳作。而他留给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他每每下井和出井时总要吼上一段他自编的茅山歌: 煤炭黑子真造孽, 一身糊得躯马黑, 下上三天毛毛雨, 早饭就没得…… 一个冬天里,瞎子叔就在这地狱深处的古坟湾里度过。但他采煤却是一种奇迹,在井下作业从不照明,他能分得清哪是原煤,哪是渣石,哪是天枰,哪是底板。从不错采也不混采。这情景常使我们一伙放牛娃目瞪口呆。于是,我们总是怀疑瞎子叔是真瞎呢?还是假瞎?为了验证,我们常常面对面地把手指横在瞎子叔的眼前,他却浑然不知。这更使我们相信,瞎子叔是真瞎。 后来,到了春天,我们常跟瞎子叔去古坟湾里放牧割草。
-
我和平诺
-
作者:
周晓枫
来源:
中华散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好朋友
工笔
兴趣
模本
生活安排
生活方式
写作
男人
和平
西红柿
-
描述:
男人,东西摆放整齐,生活安排有序;我是个少见的马虎女人,一贯的粗枝大叶。如果说平诺的生活方式是工笔的,我则是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