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40 条
-
天堂的颜色
-
作者:
彭金竹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旗
天安门
天堂
物体
颜色
红领巾
五彩缤纷
白色世界
红色
精神
-
描述:
的红领巾,那天夜里的梦也是红色的;北京那红色的天安门、国旗。红色的东西到处涌动着热情,红色是最完美的。有了它,人的精神振奋;有了它,黑暗变得轻淡;有了它,我们到处感到温暖。在红色融融的世界里,我过得真高兴。当我在玩耍摔了腿时,醒来第一眼看到的是那白色的世界。这里的人们是那样地和蔼可亲,那样关心
-
“中国蓝”与五彩路
-
作者:
朱金晨
来源:
散文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旗
天安门
天堂
物体
颜色
红领巾
五彩缤纷
白色世界
红色
精神
-
描述:
“中国蓝”与五彩路
-
我永远的爱,陶斯
-
作者:
田晓菲
来源:
散文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墨西哥州
艺术工作
相互作用
教堂
艺术家
印第安人
共同创造
不同文化背景
劳伦斯
西班牙人
-
描述:
陶斯,是新墨西哥州桑格丽·德·克里斯托山下的一座城。陶斯是一座艺术之城。在一本介绍陶斯的导游书里,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当你在陶斯窄窄的街道上漫步的时候,你会注意到艺术无所不在。它在我们旅店的房间里,在餐馆的墙壁上,就连这里的男女老幼身上穿的衣服也那么富于艺术气息。夏天的下午,你会看到艺术家们努力工作,试图捕捉陶斯闻名遐迩的光线,他们在艺术工作室里,甚至在你近旁的餐桌上创作着。他们或者画画,或者雕塑,或者谱曲,或者跳舞。如果你在陶斯感到一种温馨的气氛,那气氛就是一代又一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性格的人们共同创造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奇妙能量。艺术,是陶斯的灵魂。
-
“青花瓷上的女翻译家”——张爱玲
-
作者:
郝思佳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官系统
联想
想象
修辞手法
选景入画
安排布局
-
描述:
她是青花瓷上的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她,就是民国才女张爱玲。她笔下的人物、文字中的忧郁惆怅,跌宕起伏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她不仅是一名多产的作家更是中国女性主义翻译家的佼佼者。一、人物简介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1924年,张爱玲开始接受私塾教育。1928年,张爱玲开始学习钢琴、画画和英语,也开始读一些文学名著之类的书
-
高原,高原
-
作者:
陈正坤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守卫者
漫天飞舞
暮色苍茫
泪滴
苦荞
歸安
-
描述:
J高原的秋天秋天的云,一朵一朵,借助微风的翅膀,从高原的背上悠然飘过,没有一点点声音。云的上面是蓝得一尘不染的天空,下面是秋色渲染的高原。秋天熟透了,金黄的苦荞、燕麦与雪白的油菜花错杂相间,形成一幅天然的油画。这时节,高原的
-
安魂曲——题华彩油画《云树》
-
作者:
少木森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魂
枯木
合时宜
信天游
花开放
茫茫草原
干部学校
神经末梢
荒漠
油画
-
描述:
凝思 一朵云,像是一个不愿意再与你厮混下去的人,欲抽身离去,就遗下那两株枯木立于沙漠中了。一片荒漠能给予什么呢?孤独,凄冷,沉寂,会不会也使灵魂更贴近自己?
-
青花瓷
-
作者:
渭北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孤绝
江南
紫藤
采桑
爱恨
背影
易安词
流水
叩问
-
描述:
谁的目光,叩问你内心萌动的流水与芬芳? 翩翩而舞,且自由自在,把雨的精魂撒落在你靠近孤绝的边缘上。
-
大草原
-
作者:
白峰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香
故乡
元青花
大草原
河流
马背
兴安岭
花岗岩
霹雳
蒙古语
-
描述:
大草原大马群由远及近,奔腾着的五彩的河流。撕卷着、碰撞着,闪电雷霆、霹雳炸响……蓦地,一道道蓝色的光影,迅疾划过。斜跨在
-
诗情扎兰屯
-
作者:
日月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大兴安岭
阳光
扎兰屯
草坡
时空
向日葵
峡谷
进人
诗情
-
描述:
柴河金秋·雪当二○○八年的第一场雪,穿过扎兰屯,穿过柴河,穿过刚刚降临的夜幕,我仿佛进入了一种时空隧道。雪,在五彩斑斓的百里画廊,迎着车窗扑面而来。
-
梵高
-
作者:
燃瞳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怪癖
颠狂
画布
校报
空气中
意象
梵高
雕塑
颜料
安徽
-
描述:
梵高